优秀班主任典型材料爱心育桃李赏识铸成功宁阳实验高中刘臣1爱心育桃李赏识铸成功我叫刘臣,1994年泰安师专毕业后,一直从事高中物理教学工作,同时担任班主任工作。十几年的教学与班级管理生涯中,我始终以一颗赤诚的爱心与学生进行面对面沟通、交流,及时准确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以满腔热情关心学生、赏识学生,通过艰苦细致的工作发现学生成长进步过程中每一个闪光点,妥善解决他们在学习生活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经过不懈努力,教育教学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先后获得“泰安市高中教学先进个人”、“宁阳县优秀教师”、“宁阳县高中教学工作先进个人”、“宁阳县师德标兵”、“宁阳县新长征突击手”、宁阳实验高中“先锋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赢得了学校领导及家长的高度评价、学生的尊敬与爱戴。今天我汇报的题目是:爱心育桃李赏识铸成功。一、“爱”字当头,让学生时刻感到温暖。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爱就是教育,没有爱便没有教育。”让爱浸透每一个学生的心田,是我一直信奉的教育原则。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要让他们成材,让他们走向成功,就必须“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晓之以理、持之以恒”,关心爱护他们,做他们的知心人。1、坚持以人为本,真心呵护关爱每一个学生。我认为,爱心,是我们教师心中永恒的主题,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把全部心灵和才智献给孩子的爱,这种爱是深沉的,它蕴涵在我们为学生所做的一切事情中,使学生无时无刻不感受着这种爱的真诚。学生们只有感受到老师的爱,才会有学习的动力,才会在生活中,在学习上一步一个脚印地坚实地前进。高中生处于生理、心理关键期,更需要关心、爱护。“亲其师,才能信其道”。班主任要走近学生,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就了解他们的生活,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我非常注重与学生之间的“心灵沟通”。在安静的环境中,常常师生两人分别坐在桌子对面,相互信任地看着对方,进行心灵的沟通、交流。2003年,我担任音乐班班主任,班上有个叫王伟的男生,他不但学习不好,还经常跟同学打架,起初我对他进行批评教育,没有任何效果。后来经过与其他同学的交流得知,王伟的母亲因车祸去世,父亲忙于生计,无暇顾及他的学习。在失去母爱的环境中,他艰难的生活着。我感到自己受到一种良心的谴责:学生处2于这样一种环境,自己却一无所知,简直太不应该了。我知道他现在最需要的是什么。一种强大的责任感让我下定决心:心灵的创伤要用爱心来抚平。我在班上召开了“让我帮帮他”的主题班会。发动同学们向他伸出援助之手。平日里,我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接触他,帮助他,给他亲人般的关怀。下雨天回不了家,我给他端上热水热饭;数九寒天,他穿着破烂的棉衣冻得浑身发抖,我花钱给他买了一件棉衣。当我把棉衣交到他手上时,王伟只是流泪,一句话也不说。这件事以后,王伟不再沉沦,他努力学习着,成绩一天比一天好。后来,因为别的原因,我不再担任2003级音乐班班主任,王伟并没有因为我的离任而回到以前的状态。高中毕业时,王伟以优异的成绩顺利考入理想中的大学。直到现在,我仍记得他在考上大学后给我的来信中的几句话:“刘老师,您送给我的不只是一件棉衣,那是亲人般的关爱,刘老师,您就是我的亲人……”爱并不一定要用语言来表达,但它是世界上最动人的语言。是爱,感化着一个个学生;是爱,促使他们不断进步,天天向上,2、“爱”与“宽容”并行,开启学生的心智。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对于思想品德、学习及行为习惯不良的学生尽力感化,宽容其缺点,抓住其品德行为中的闪光点,激发其上进热情,进而爆发内在驱动力,往往会成为促进班级整体发展的内驱力。2004年我所带的班里的有个最令我头痛的男生。他对学习一点兴趣都没有,上课要么扰乱他人学习,要么情绪低落;下课胡乱打闹,同学间经常闹矛盾,同学们都嫌弃他;老师不在身边,他能交空白卷,平时学习就更不必说了:不做作业,各门功课单元测试不及格……科任老师和学生常向我告状,他成了学校有名的“捣蛋鬼”。无论是苦口婆心的教育或是声色俱厉的批评,均软硬不吃、无济于事。我感到实在是无计可施了,但又不忍放弃。我在提高他的学习兴趣上下功夫,千方百计地创设机会让他获得成功,细心注意他哪怕是微小的进步,只要他的学习有一点进步时我就及时给予表扬、激励。他生病时我就给他买药、煎药,使他处处感到老师在关心他,爱护他。他也逐渐明白了做人的道理,明确了学习的目的,看到了自身的潜能,重拾了走向成功的自信。这使我深切认识到:当一个学生从教师那里得到热忱的爱护和关怀,得到良好的感情体验时,他往往会从崇敬老师开始,从体验师生之间美好感情开始,学会如何用高尚的道德情感尊重他人,学会正确看待人生、关心集体、积极进取。3二、赏识教育,感受成功,让学生始终充满信心。用欣赏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
(宁阳高中)刘臣典型事迹材料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