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社区院前急救急性心肌梗死分析-.doc基层社区院前急救急性心肌梗死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基层社区院前急救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效果,为院前急救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院2009年10月-2012年2月收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38例,其中接受基层社区院前急救的患者有68例(观察组),另选取同时期未接受院前急救的患者70例(对照组),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68例患者抢救成功61例(%),死亡7例(%),其中转运途中死亡2例,院中治疗时死亡5例;对照组70例患者抢救成功56例(%),死亡14例(%)。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P<),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通过院前急救,可以有效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死亡率,提高救治的成功率。【关键词】基层社区;院前急救;急性心肌梗死;分析伴随着医学模式的逐渐改变,基层社区的院前急救作为医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的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到。通过实施有效的院前急救措施,可以有效抑制病情的进一步发展,为入院后的抢救治疗赢得宝贵的时间。尤其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大约40%-60%的死亡患者是在发病最初的1h之内死亡[1]。因此,如果在发病初期的时候,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将会有效提高救治的成功率,挽救患者的生命。本院共对68例患者实施了院前急救,入院后治疗效果显著。现将结果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68例)与对照组(70例),其中观察组接受了院前急救,对照组没有接受院前急救。观察组68例患者,男40例,女28例;年龄35-69岁,平均(±)岁;梗死部位:下壁15例,前间壁29例,广泛前壁9例,下壁并正后壁15例;既往病史:高血压32例,脑血管病7例,冠心病18例,低血压11例。对照组患者70例,男48例,女22例;年龄32-74岁,平均(±)岁;梗死部位:下壁18例,前间壁31例,广泛前壁13例,下壁并正后壁8例;既往病史:高血压34例,脑血管病8例,冠心病22例,低血压6例。两组患者均有胸痛以及呼吸困难等临床表现,两组患者的年龄、病情以及既往史等一般资料比较没有显著性(P>),具有可比性。 ,急救人员便迅速备齐急救物品以及急救器械赶到现场。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首次心电图结果,初步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立即展开抢救。 ,减少任何无关的活动,患者取平卧位,呼吸困难患者取半卧位。 ,尤其是心功能不全患者,给予经过酒精湿化之后的氧气,这样可以降低肺内泡沫表面的张力,有利于改善肺泡通气功能,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呼吸。 -3条有效静脉通路,可以在情况出现其他变化的时候能够有效输液。 、脉搏以及血压,进行心电监护,仔细观察患者有没有发生心律失常。 ,对于再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同时给予口服速效救心丸8-12粒,嚼服或者舌下含化肠溶性阿司匹林350mg,同时口服水溶性阿司匹林350mg。对于室颤患者,立即给予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以及除颤等急救措施。对于心源性休克患者,给予
基层社区院前急救急性心肌梗死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