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对待批评对于批评,大家都不陌生,从我们记事的时候起,就有来自父母、老师的批评;参军入伍后,又有来自部队首长的批评;特别是当前,在连队正规化建设中,有的同志受到的批评可能更多一些。 由于一个人所受的教育不同,后天成长的环境不同,造就的能力素质就不同,在不同的时间、空间里,存有一定的弱项十分正常。当自己的不足受到别人的批评时,尽管对方是一片好心,但有的人心里会有不同的思想反应。有的对批评者有抵触情绪,有的感觉伤害了自尊心。认为自己平时工作如何重要,干得如何辛苦,别人如何地不理解,甚至怀疑别人别有用心,道德品质有问题等。不能正确对待别人的批评,不能正确接受别人的批评。首先我们一起来看看几种不正确的对待批评心态 (一)不问批评是否属实,极力找借口来为自己开托责任 好言一句三冬暧,恶语伤人六月寒,说明了人们爱听好话的心理。有的人听得起表扬,受不起批评,当犯了错误受到批评时,首先想到的是怎样找理由给自己开托推卸。一是从客观的环境中找开脱。有的人为自己犯了错很受委屈,自己不是没努力,只因客观环境太差,各种不利因素太多,苗头隐患太多,出了事,只能是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二是从群体的生活中找开脱。有的人感觉自己身边的人能力素质太弱,对自己关心帮忙有力指导的太少,当自己出事犯错时,怨天尤人,牢骚满腹,对发生的问题推委搪塞,对别人提出的批评表现的气极败坏,怒发冲冠。三是从功劳的温床中找开脱。有的人感觉自己平时工作表现不错,偶然犯点错误,不犯原则性的大错不会有什么事,领导就算知道了也不会过多的批评,有时感觉自己表现还算能够,有点错误不会影响大局,最多是功过两相抵;四是从迷信的角度中找开脱。有的人唯倒霉论,自己有错误不是想着怎么纠正,而是感觉自己运气不好,别人犯错没什么事,自己偶然犯一次却被抓住了,抱怨自己命不好,运气坏。 (二)不问批评是否是属实,竭力降低批评者的批评资格 这种对待批评的态度很常见。譬如,有的人发生了违犯纪律的事。面对其它人在众目睽睽下看到的事实,却不提自己违法乱纪的事,而是口口声声指责批评者存心要和自己过不去,存心把自己的大好形势抹黑。不从自身找原因,而是给自己想法开脱,以消极的态度抵触批评者的意见。归结为一句话:领导,你居心何在!譬如,有领导批评下级,言之凿凿,板上钉钉。但有犯错的人不是反思自身没有此事,下步如何改正,而是四处散发这样那样的怪话。要么说是领导是与自己过不去,在捏造事实,纯属公泄私愤,怀恨在心所致,大家不必介意等等。要么指出领导是小题大做,是鸡蛋里挑骨头,这在杀鸡给猴看。错误的认为自己不但没有错,反而成了受害者。 (三)不问批评是否是属实,先反咬一口共同受罪再说。 有的人用指出批评者的污点,转移话题,降低批评者的信任度来做一些损人不利己的事。按照中国人的逻辑,倘若一个人身上不干净,便陷入烂泥,便没有资格批评别人不干净。因此,我们有的人运用这种辩论逻辑来对待别人的批评。不是先否认自己不干净或者证明自己干净,而是先证明对方不干净,只要证明成功,自我辩护便胜利了,至于自己是不是干净能够不论。我们能够看到,现在很多人的反批评,实际上是在反咬一口。对指出你问题的人而耿耿于怀,甚至对提意见者进行打击报复。倒打一耙,你说我失职,我说你也失职,甚至捎带其它一大堆问题,把别人说的一无事处。你不让我好
正确对待批评1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