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踩踏、防溺水、防暴恐、消防安全教育》教案授课班级:五二班班主任:南卡教学目的:1、使同学们知道有哪些社会、家庭、校园的暴力伤害。2、了解踩踏事件产生的原因。3、懂得一些溺水急求知识和消防安全知识。教学重难点:如何防范和应对暴力伤害,保护自身安。懂得怎样预防踩踏事件的产生。预防溺水事件发生懂得急救。教学准备:文档资料教学过程:一、防踩踏事件(一)、出示案例12月7日晚,湖南省湘潭市辖内的湘乡市私立育才中学发生一起伤亡惨重的校园踩踏事件,当前已造成8人罹难、26人受伤,因此我们很有必要学会避免踩踏事故的相关知识,来保护自己和她人。(二)讨论:1、踩踏事件产生的原因。2、怎样预防踩踏事件的产生?3、遇到踩踏事件中的伤者怎么办?4、怎样面对学校踩踏事件?(三)学生发言,同学指正补充。(四)、预防踩踏发生1、要时刻保持冷静,提高警惕,尽量不要受周围环境影响。2、要事前熟悉所管辖范围内所有的安全出口,同时要保障安全出口处的畅通无阻。3、当身不由己混入混乱人群中时,一定要双脚站稳,抓住身边一件牢固物体。安全脱险4、在行进中,发现慌乱人群向自己方向涌来,应快速躲到一旁,或蹲在附近的墙角下,等人群过去后再离开。5、在拥挤混乱的情况下,双脚站稳,抓住身边一件牢固物体(栏杆或柱子),但要远离店铺和柜台的玻璃窗。6、在人群拥挤中前进时,要用一只手紧握另一手腕,手肘撑开,平放于胸前,微微向前弯腰,形成一定空间,以保持呼吸道通畅。7、当带着孩子遭遇拥挤的人群时,最好把孩子抱起来,避免其在混乱中被踩伤。8一旦被人挤倒在地,设法使身体蜷缩成球状,双手紧扣置于颈后,保护好头、颈、胸、腹部。9遭遇拥挤的人流时,一定不要采用体位前倾或者低重心的姿势,即便鞋子被踩掉,也不要贸然弯腰提鞋或系鞋带。二、防溺水1、游泳中要注意的问题:组织学生观看安全教育专题片中学生游泳的画面。学生讨论:在游泳时要注意哪些问题?学生分组讨论以后,教师进行总结:游泳要严格遵守“四不”:未经家长、老师同意不去;没有会游泳的成年人陪同不去;深水的地方不去;江溪池塘不去。2、在网上搜集学生发生溺水而导致死亡的事故,然后组织学生共同分析发生溺水事故的原因,教师作总结:溺水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不会游泳;游泳时间过长,疲劳过度;在水中突发病特别是心脏病;盲目游入深水漩涡。3、溺水的急救(1)发现溺水者如何将其救上岸。教师进行详细讲解:方法一:可将救生圈、竹竿、木板等物抛给溺水者,再将其拖至岸边;方法二:若没有救护器材,能够入水直接救护。接近溺水者时要转动她的髋部,使其背向自己(为什么?)然后拖运。拖运时一般采用侧泳或仰泳拖运法。未成年人发现有人溺水,不能冒然下水营救,应立即大声呼救,或利用救生器材呼救,未成年人保护法也规定:“未成年不能参加抢险等危险性活动。”学生按照教师的讲解方法,全班学生每2人分成一个小组,进行模拟演示,1人扮演溺水者,1人扮演救护者。每个小组轮流进行,其它同学细心观察,最后做出总结,指出优点和缺点。(2)如何开展岸上急救教师详细讲解急救步骤:第一步:当溺水者被救上岸后,应立即将其口腔打开,清除口腔中的分泌物及其它异物。如果溺水者牙关紧闭,要从其后面用两手的拇指由后向前顶住她的下颌关节,并用力向前推进。同时,两手的食指与中指向下扳颌骨,即可搬开她的牙关。第二步:控水。救护者一腿跪地,另一腿屈膝,将溺水者
防火-防溺水、防踩踏安全教育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