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读书笔记-《爱弥儿》.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读《爱弥儿》有感黄增喜《爱弥儿》是法国著名教育家卢梭所做的一篇不朽的教育著作,开篇的第一句“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这句话表示了作者的主张,人性本善,主张教育目的在于培养自然人,主张改革教育内容和方法,顺应儿童的本性,让她们的身心自由发展。 卢梭在本书中经过对她所假想的教育对象爱弥儿的教育,阐述了她的教育思想。爱弥儿是卢梭假想的一个教育对象,卢梭根据爱弥儿的年龄提出了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进行教育的原则、内容和方法。依次进行的体育教育、感官教育、智育教育、德育教育、爱情教育。虽然这种分期以及把德、智、体教育的截然分开施教的方法是不科学的,可是,在当时,这样的教育思想无疑是有进步意义的。卢梭的自然教育,就是要服从自然的永恒法则,听任人的身心自由发展,她认为,这种教育的手段就是生活和实践,让孩子从生活和实践的切身体验中,经过感官的感受去获得她所需要的知识。她主张采用实物教学和直观教学的方法,反对抽象的死啃书本。这种自然教育,渴求的“个性解放”,这点对我们今天的教育工作者也有一定的教育意义,要让儿童从个人活动中求得知识。这在现实中做起来可能很难,但我会时时提醒自己做好教育的舵手,朝这个方向努力!孩子在12岁之前,能够不去学习,这样能够让孩子获得更好的教育效果。作者的意思是在孩子在有了真正的理解能力后再去学习,相信能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而在年幼时进行的所获得的效果其实是为0的,或者可能是获得教育者相反的学习效果。对于这个观点,我深感同意,孩子在幼年时对于一些有政治性意义或者相类似的东西是没有观念的,这时让她们了解和学习相关的知识,是很难有共鸣的。从小给她们灌输一个概念,起到了什么效果,是不是也如书中所说,可能会取得反效果呢?这我不得而知,不过,我想,对于学生的教育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这一教育理念应该贯彻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去,这样才能获得最好的教学效果。 虽然时过代在不断发展,卢梭的自然教育与我们如今的教育在客观角度上存在差异: 比如孩子的数量比,教育对象的选择性,教育环境等。但在教育方法上还是有很大共性的,我们能够取其精华为现如今的教育教学所用。书中,作者这样写道:年轻的老师们,我教给你们的方法虽然难以实施,却是唯一能够培养孩子的方法,如果你不善于教导儿童活泼起来,那么你就很难把她培养得聪明起来。不要对孩子的看法表示反对,你应该知道,你越是严厉地管教孩子,她们越是调皮,她们在你面前越是拘束,那么背着你的时候,她们会闹得更凶。是啊,想想自己的小时候就知道卢梭的这句话说得是多么中肯。这本书不但给人们传递了很多教育孩子的新观念。很多家长认为,童年是对痛苦感觉最轻的时候,因此让她多受些苦,以免将来受苦,卢梭却反问:谁能肯定现在的痛苦一定能消减将来的痛苦?既然无法证明、没有把握,那么这种所谓的远虑是多么荒谬,当然,更不要将放纵余自由混淆起来,它们之间的区别岂止是一点?卢梭认为孩子在成年之前就必须是个孩子,如果我们在她童年时期就试图把她培养成一个大人,就会阻碍她体力的发展,致使她未来先衰,就像那些早熟的果子,虽然早熟却并不成熟,而且极容易腐烂。 “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象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我们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我们将造成一些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儿童

读书笔记-《爱弥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读书百遍
  • 文件大小16 KB
  • 时间2020-03-16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