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号,新《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开始实施,对比原来旧规有些内容改变不小,现总结几个改动较大的地方如下:一、地址容量减少。 现任一台火灾报警控制器所连接的设备总数和地址总数均不应超过3200点;每一总线回路连接设备总数,即地址总数不应超过200点。任一台消防联动控制器地址总数不应超过1600点(正好一半),每一联动总线回路连接设备总数不宜超过100点(也正好一半)。 如果是选用联动型火灾控制器来控制消防联动的话,则这台联动型火灾控制器必须满足两个条件:1、所控制的模块总数不超过1600点,2、所连接的设备+模块总数不超过3200点;当然,每一总线回路需预留10%的余量,这是为了保证系统稳定性和灵活应对建筑相应的修改。 值得提醒的是:新《火规》实施后,不再允许采用一个编址中继器接多个非编址探测器,即多个探测器占用一个回路地址,现必须一个回路地址点对应一个独立的设备。二、增加总线短路隔离器的设置要求。 系统总线上应设置总线短路隔离器,每只隔离器保护的消防设备总数不应超过32点。总线穿越防火分区时,应在穿越处设置总线短路隔离器。下面是老杨画的系统图,保证了每只短路隔离器保护的设备数量都小于32点。三、车库由感温探测器改为感烟探测器。 估计是早年中国贫困,汽车真乃高大上产品,那个年代再冒农烟的车都是宝贝,旧规是迫于国情和社会现实而规定车库选用感温探测器。可是现代不一样了,汽车不再是那么的珍稀,冒浓烟就差不多要报废了,因此新《火规》要求车库选用感烟探测器。反正不论怎么样,这是好事!因为感烟探测器保护面积比感温探测器保护面积大,因此制图时探测器布置点数减少了,连线变少了,工作量也会有所减少。四、增加住宅建筑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据公安部消防局的数据统计,住宅火灾起数占总火灾起数的40%左右,但死亡人数却占总死亡人数的近70%。能够看出住宅火灾已经成为中国现阶段火灾死亡人数多的最大元凶祸首,住宅建筑的火灾提前预警设施理应要被重视起来。 新《火规》针对不同的建筑管理等情况,将住宅建筑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分为A类、B类、C类、D类四种类型,里面说明了四类系统的组成、设置要求和分别适用于什么类型的住宅建筑。可是,是否所有的住宅建筑住户内都应设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二类高层和多层住宅建筑住户内也要设吗?这点新规并没有提及,同时新规也删除了对系统保护对象的分级。 老杨认为,住宅建筑是否要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这应该将在《建规》和《高规》合并后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里会得到明确的规定,这本规范会在5月份开始实施,让我们一起期待吧!五、增加对高度超过100m的建筑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计要求。 新《火规》强制要求高度超过100m的建筑中,除消防控制室内设置的控制器外,每台控制器直接控制的火灾探测器、手报按钮和模块等设备不应跨越避难层。 对此条沈阳消防局的专家在广州讲座时,提出两种解决方案,如下图: 方案一:控制器都设在消防控制室,以避难层为分段,每台控制器分别独立控制每段楼层。 方案二:以避难层为分段,每段楼层分别设一台控制器,每台控制器再联接到首层消防控制室的第5台控制器,所有手动功能全部连到第5台控制器。 显然,按规范是偏于方案二的做法。六、取消消火栓按钮直接启动消火栓泵的功能。 消火栓联动控制具体分为两种情况: 1、建筑中有设置火灾
火灾报警新旧规范比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