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叶脉书签的制作.doc


文档分类:生活休闲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探究问题的提出“叶脉书签的制作”出自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酸和碱》中的一个家庭趣味小实验,其利用氢氧化钠具有强腐蚀性的性质,可腐蚀叶肉中的多糖物质,留下较坚韧的叶脉,从而可制作成美观的书签。实验原理:叶肉中含有大量多糖物质(主要是淀粉),其遇到强腐蚀性液体会发生腐烂,且经过加热,腐烂的速度会更快。叶脉的成分主要是纤维,比较坚韧,不容易被腐蚀液腐蚀。因此,可以将一些叶片坚硬、叶脉坚韧的树叶制成叶脉书签。(网状叶脉经过染色,再过塑后保存,最后系上丝带,就成为漂亮的书签)进行该实验,一方面能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另一方面也能使学生对碱的性质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让其从中领略化学实验的趣味性,激发其学习化学的兴趣。然而,教材中只是给出了简单的制作方法,按该种方法制作出的书签并不一定是最好的,例如在制作过程中有可能会因为制作时间过长或者所用碱液碱性太强等,导致叶脉被破坏,使得做出来的书签效果不好。问题解决设想课本中的实验方法是:选择外形完整、大小合适、具有网状叶脉的树叶;用水将树叶刷洗干净,放在约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煮沸。当叶肉呈黄色后取出树叶,用水将树叶上的碱液洗净;将叶子平铺在瓷砖或玻璃板上,用试管刷或软牙刷慢慢刷去叶肉。将剩下的叶脉放在水中轻轻清洗,稍稍晾干后,夹在书中压平。按该种方法制作出的书签,往往会因为实验条件控制不当而使得制作出来的书签效果不好。针对所存在的问题,我们小组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决定采用控制变量法,分别从浸泡时间、碱液浓度和不同染料三个因素进行探讨,以得出叶脉书签制作的最佳条件。实验设计方案实验药品:NaOH固体、Na2CO3固体、双氧水、各色染料、自来水、不同的叶子(白玉兰、桂花、塞楝、紫荆)实验仪器:托盘天平、烧杯、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镊子、玻璃片、玻璃棒其他用品:火柴、旧牙刷、纸巾(报纸)实验装置图:图1实验装置图实验步骤:(1)配制溶液:分别配制三种不同浓度的碱液(质量分数分别为5%、10%、15%)a)在200ml烧杯里加入190ml水,,b)在200ml烧杯里加入180ml水,,c)在200ml烧杯里加入170ml水,,均放在石棉网上加热到沸。(2)加热:取几片坚韧的树叶放入上述腐蚀液中连续煮沸5min(2min/10min),这时常用玻棒或镊子轻轻翻动。(3)漂洗:当叶肉煮烂后,用镊子取出叶片,放在清水中漂洗。(4)刷洗:当叶片上残留碱液漂洗干净后取出,把叶片平铺在实验桌上,用毛质柔软的旧牙刷轻轻刷掉叶片两面已烂的叶肉,一边刷一边常用小流量的自来水冲洗,直到只留下叶脉。(5)漂白:将叶脉置于15%的双氧水稀释液中漂白30min,然后用清水进行漂洗,并在玻璃片上晾干。(6)染色:晾到半干半湿状时涂上所需的各种染料,然后放在窗边等它自然晾干、夹在书中压平,即制得一片叶脉清晰、色质艳丽、美观实用的书签。(7)过塑:实验完成后拿回打印店进行过塑,得到精美书签。实验过程记录表1不同碱液浓度对腐蚀效果的影响(以白玉兰叶子进行实验,煮沸时间均为5min)NaOH的浓度项目5%10%15%实验现象加热后叶片呈绿色且较硬;碱液变成绿色浊液;漂洗后叶肉不易刷去,仍有少量叶肉残留;漂白时产生较多气泡。加热后叶片微黄且较软;碱液变成暗绿色浊液;漂洗后叶肉较

叶脉书签的制作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650986****
  • 文件大小2.46 MB
  • 时间2020-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