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松打虎》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同学们能吐字准确,流利朗读全文,明白课文全意,讲解故事细节;2、与同学们一起领会古代白话文的丰富多彩;3、训练同学们联想思维能力。二、针对难点重点布置1、针对同学们对古代白话文理解存在的困难,详细讲解字词:杖限、巳、午、未、知悉、端的、须吃、吊睛白额、撺将、纳定、就地、就血泊里。2、安排生字读写:权、限、耻、脊、梁、肋、袒、迸、膛、纳。三、课程安排课时1(一)用趣闻佚事导入百度搜索人物简介及生卒年:http://baike./view/://baike./view/://baike./view/://baike./view/,左侧,小字体:中国古代四大名著《水浒传》施耐庵《三》吴承恩《红楼梦》曹雪芹师:同学们,我们都知道古代四大名著的名字和作者,还知道这四位作者中的谁离我们的年代更久远吗?板书,作者生卒年,各名字右侧,小字体:《水浒传》施耐庵(1296——1371)《三国演义》罗贯中(1330——1400)《西游记》吴承恩(1501——1582)《红楼梦》曹雪芹(1724——1764)师:从此我们可以知道,施耐庵离我们最久远,而且他和罗贯中还有师徒的情谊。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他写的《水浒传》中非常有名的一段文章:《武松打虎》。板书,正中,大字体:武松打虎(二)师先读课文一遍,侧重突出杖限(zhàngxiàn)、呵呀(āyā)字音。读毕,出示图片——百度搜索图片“武松打虎处”http://image./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d=%CA%AF%B1%AE%CE%E4%CB%C9%B4%F2%BB%A2%B4%A6&in=21227&cl=2&lm=-1&pn=20&rn=1&di=**********&ln=2000&fr=&fmq=&ic=&s=&se=&sme=0&tab=&width=&height=&face=&is=&istype=师:同学们,我们现在学的这篇课文虽然是小说,但它的事迹在古时候的宋代是真实发生过的,大家看这张图片,这就是历史中的真人武松打死老虎后宋代古人所立的石碑。用真实和可信的事实让同学们去感觉故事和生活的接近。(三)师逐句逐段领读课文,侧重语气的轻急缓徐,引导同学们把握故事的张弛;解释段落中古代白话文不常见、不常用字词的意思,让同学们理解段句意义。(四)生逐段朗读课文,毕,再朗读全文一遍。注重让同学们把握如何用语气体现出故事的情节。(五)板书生字,中字体:权zhàng限xiàn耻chǐ脊jǐ梁liáng肋lèi袒tǎn迸bèng膛táng纳nà读、写生字,布置家庭作业,抄写生字。(六)设问:印信榜文里为什么提醒行人要在巳午未三个时辰结伴过冈?课时2(一)答上课问:巳午未三个时辰是每天的9-13时,正是当时天色最明的时候,可以很大程度的避开老虎。再问:武松到了景阳冈是什么时候?(二)生朗读全文一遍。划分段落,安排同学起立描述各段落大意。答上回:武松到了景阳冈是接近傍晚的时候。哪位同学能讲讲武松是个什么性格的人?板书,中间,中字体刚烈无畏英勇豪气讲述课文中哪些字句讲到了武松的性格。板书,右侧,小字体刚烈须吃他耻笑,不是好汉
《武松打虎》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