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自我血糖监测.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自我血糖监测——糖尿病患者健康道路上的一盏红绿灯一、为什么要进行血糖监测?人体血液中葡萄糖的水平在一天24小时内有较大的波动。做为一名糖尿病患者,机体内血糖值变化将直接影响其疾病的控制情况。过高或过低的血糖水平均会导致其并发症的产生。然而生活中的很多因素如:饮食、运动、服用药物等情况将会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血糖的变化。因此监测血糖的变化就尤为重要,而这个过程的参与者就是患者自己;自我血糖监测是1921年胰岛素用于临床后对糖尿病患者的又一贡献,使患者可在家中、办公室、学校等任何场所、任何时间测试自己的血糖。能够帮助患者在日常的生活中进行监测,直观的了解即时体内血糖变化的情况;建立患者和医生的互动平台,积极参与自己的治疗方案;是糖尿病患者健康道路上的一盏红绿灯。二、自我血糖监测有什么好处?1、为调整治疗方案提供依据2、使血糖维持在接近正常而又安全的范围,预防并发症3、及时发现低血糖,区分低血糖或低血糖反应三、测血糖的时间: 空腹(指空腹8~12小时的血糖) 三餐前三餐后2小时睡前凌晨1~3时不同时间段监测的意义空腹血糖监测的意义: 它能正确的反映机体在基础状态下的胰岛素分泌水平。餐前血糖监测的意义: 有利于患者根据监测数据有效地控制进食总量及注射胰岛素的剂量。餐后血糖监测的意义: 重视餐后血糖的监测,就可以在早期发现糖耐量低减人群和早期糖尿病人。一般说来,当出现空腹血糖升高时,胰岛β细胞功能已下降50%,而餐后血糖升高较空腹血糖异常要早3-5年。换而言之,可使糖尿病诊断提前3-5年,为早期治疗争取时间,对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晚间或临睡前的血糖监测的意义: 在这个时间断监测可以评估使用药物的剂量是否达标;同时可以看到在这个时间段内是否会出现低血糖。四、如何进行血糖监测—个体化的频率胰岛素强化治疗、不稳定的1型糖尿病或在改变治疗方案时:每日检测三餐前和睡前血糖,必要时监测凌晨3时和餐后2小时血糖。稳定的1型糖尿病:每周检测1~2次空腹或餐后2小时血糖。有低血糖症状者应随时测定。2型糖尿病口服降糖药者:每周可测数次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稳定的2型糖尿病:每周至少检测1~2次餐前或餐后2小时血糖。在运动前后进行自我血糖监测的好处:在运动前及运动期间评估低血糖的风险;在运动后2小时观察运动使降低血糖的效果。为自己挑一台合适你自己的血糖仪操作简单,对使用者技术依赖性低需血量少,最好采血为虹吸式反应时间短大屏幕显示,读字清晰厂家提供良好的售后服务五、血糖测定的步骤一、测试前准备1、检查试纸条的贮存情况及效期。2、清洁血糖仪。3、校准检查(当使用新批号的试纸时进行)。二、操作步骤1、安装采血针,按摩指尖并消毒待干。*使用75%酒精,碘伏可能会对测试结果产生影响。2、启用一筒新试纸时,需调整批号。3、开机,待机器出现滴血提示后用采血针刺入已消毒过的指尖侧面,将血样加至试纸测试区。4、读取屏幕上显示的测量结果并记录。*记录内容包括被测试者姓名、测定日期、时间、结果、单位、检测者姓名等。5、废物处理(使用过的试纸、采血针及消毒棉球等)注意事项在手指侧面

自我血糖监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z_198613
  • 文件大小25 KB
  • 时间2020-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