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屉原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想一想、练一练、看一看、考一考等数学活动,使学生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从而发展学生推理能力。“抽屉原理”的初步应用中感受数学的魅力。教学重点:经历“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教学难点:“平均放”思想的渗透和将“实际问题”如何抽象为“数学模型”。教学准备:每人准备相应数量的纸杯、笔。教学过程: 一、游戏引入创设情境让五位学生做抢椅子游戏,引出结论:不管怎么坐,总有一把椅子上至少坐了两名学生。师:同学们,你们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吗?今天,我们一起研究一个新的有趣的数学问题。二、通过操作,探究新知。1、把4枝笔放到3个杯子里。比一比谁的放法多,并想想有什么好办法把它们记录下来?(1)学生自主操作。(2)展示交流。(3)鼓励有序思考。2、适当评价,理解“不管怎样放”、“总有一个”、“至少”。三、破题再操作,初步感知抽屉原理。1、再操作:把5枝笔放进4个笔筒里,不管怎样放,总有一个纸杯至少放进多少枝笔? (1)明确抽屉数和物品数。学生尝试回答。为什么?(2)鼓励学生在头脑中列举和用其它方法进行说明。(3)引导:体会列举法的不足,寻找更好方法。(平均放)(4)列式后充分表述。2、想一想,说一说:把6枝笔放在5个纸杯里呢?把7枝笔放在6个笔筒里呢?把8枝笔放在7个笔筒里呢?把100枝笔放在99个笔筒里呢?(1)你有什么发现?(2)小结:笔的枝数比笔筒数多1,总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放进2枝笔。(3)“抽屉原理”课题引出:抽屉和物品。4、练一练。物品数比抽屉数多2,又会怎样?(1)尝试后集体交流。(2)列式后动画演示。四、深入理解抽屉原理。1
抽屉原理2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