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西方心理学的哲学渊源与科学渊源。2、希波克拉底——体液学说3、颅相学——加尔与她的学生施普茨海姆4、大脑机能统一说——弗卢龙5、言语中枢的发现——布罗卡6、感觉和运动中枢的发现——弗里奇7、神经冲动的电性质——伽伐尼8、神经冲动的传导速度——赫尔姆霍茨9、贝尔——马戎弟定律10、神经特殊能说——约翰内斯·缪勒11、人差方程式——贝塞尔12、伽利略关于事物的两种性质学说13、韦伯定律14、费希纳的心理物理学研究——均差法,正误法,最小可觉察法15、冯特——内容心理学16、布伦塔诺——意动心理学17、艾宾浩斯——无意义音节发,节省法18、实用主义心理学:詹姆斯——双重记忆理论的最早提出者19、机能主义:卡特尔——1890首次提出“心理测验”的概念和心理测验标准化的思想桑代克——试误说:学习是一个不断尝试而逐渐减少错误,从而形成刺激——反应联结的过程。在问题情境中,个体表现出多种尝试性反应,直到其中有一个正确反应出现,将问题解决为止。这种从多种反应中选择其一与特定刺激联结的历程,称为尝试错误学习。桑代克的三大学习定律:学习的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20、早期行为主义:华生论心理学的性质和研究对象。(背诵)研究对象——人和动物的行为(而不是心理与意识)性质——查明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规律性的关系,从而根据刺激预知反应,或根据反应推知刺激,从而预测和控制人的行为。华生的行为公式刺激—反应(S—R)刺激是指引起有机体行为的外部和内部的变化,而反应则是指构成行为最基本成分的肌肉收缩和腺体分泌。21、行为主义的发展托尔曼的目的行为主义,也叫认知行为主义(托尔曼也被认为是认知心理学的先驱)(1)研究对象:有目的的整体性行为。特征:A具有目的性,B具有选择性,C遵循最小努力原则,D整体行为不是机械的,固定的,而是能够经过教育变化的,具有可教育的特征。(2)中介变量:发生于有机体内部,介于环境变量(自变量)和行为变量(因变量)之间的使得有机体对特定情景产生行为反应的所有一切因素,这些因素不能被直接观察,当能够引起行为的先行条件及最终的行为结果推断出来,也是决定行为的重要因素。行为公式:S(刺激)——O(内部中介变量)——R(反应)。认为中介变量随着实验变量而改变,必须是既与实验变量相联系又与行为变量相联系,否则她就没有任何科学价值。三种中介变量:需要系统,行为空间,信念价值动机。(3)符号学习理论又叫符号——完形——期待理论,三个关键概念:期待,认知地图,潜伏学习。举例:动物在走迷津中的行为是受一定目的指导的。根据迷津中位置特征的认知,把这些特点作为力求达到目的的符号,并表现出所期待地状态,在头脑中形成完整的“符号——完形+期待”。期待:有机体关于客观事件意义,一般是指目标意义的知识或信念。认知地图:是认识行为轨迹和策略的图式,也是“符号——完形”模式的别称,指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产生于头脑中的某些类似于一张现场地图的模型。(白鼠学习走迷津,白鼠在走迷津的过程中,并非只是机械的将左转和右转的活动联结在一起,而是把迷津通路中某些特征作为符号标志,获得关于迷津的整体概念,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认知地图。)潜伏学习:是指未表现在外显行为上的学习,亦即有机体在学习过程中,每一步都在学习,只是某一阶段其学习效果并未明确显示,其学习活动处于潜伏学习状态。举例:研究白鼠学习迷津过程中食物(强化
心理学史个人复习整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