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光纤通信课程论文.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1光纤通信课程论文10204146曾云栋常用的交换技术通常,网络系统所采用的数据传输技术有以下三种: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在电路交换过程中,主叫终端发出呼叫请求,交换机根据网络的资源情况按照主叫的要求试图连通被叫终端,检测被叫终端状态,并征求被叫用户意愿。如果被叫终端同意接受呼叫,交换机就在主、被叫之间建立一条连接通路,供通信双方传送消息。该连接通路在通信期间始终保持,直到通信结束才释放建立的连接。电路交换的指标体系一、(1)话务负载能力(2)、、可靠性指标四、,它采用全双工的数字传输信道传送信令,是一个国际标准化的通用的信令系统。它采用模块化的分层协议结构,实现了在一个信令系统内多种应用的并存。(MTP)和面向不同应用的用户部分(UP)组成。,它采用了一些不同于业务网的组网技术和可靠性机制,以确保信令网的可靠性、安全性和高效运行。、高效、承载业务多样性等特点已经成为现代通信网的主要信令方式。1980年,ITT,mittee,现为ITU-T),并于1984年的红皮书、1988年的蓝皮书和1992年的白皮书三次对其进行了修改和完善,现在,。分组交换的原理分组交换原理与报文交换类似,但它规定了交换设备处理和传输的数据长度(称之为分组)。它可将长报文分成若干个小分组进行传输,且不同站点的数据分组可以交织在同一线路上传输,提高了线路的利用率。可以固定分组的长度,系统可以采用高速缓存技术来暂存分组,提高了转发的速度。。,包括128字节的用户数据和3字节的控制信息;而在以太网中,分组长度为1500字节左右(较好的线路质量和较高的传输速率,分组的长度可以略有增加)。分组交换实现的关键是分组长度的选择。分组越小,冗余量(分组中的控制信息等)在整个分组中所占的比例越大,最终将影响用户数据传输的效率;分组越大,数据传输出错的概率也越大,增加重传的次数,也影响用户数据传输的效率。帧中继网络帧中继传输是一种透明传输。网络中的交换节点不再支持数据传输中的纠错重传功能,而且对各种协议也不进行转换和处理。帧中继传输执行的是国际电信联盟3(ITT)制定的标准化的接口协议,即用户网络接口UNI(workInterface)work-NodeInterface)两种协议。NNI管到虚电路,UNI管到物理线路。可以说,帧中继传输网络是独立于各种应用协议的,可在其上传送用户数据而不管它的高层格式如何;或者说,对支持OSI第二层以及其上层数据传送的各种不同数据终端(DTE)的协议,在帧中继网上均是以透明方式传送的。因此,帧中继网对传送当今50多

光纤通信课程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xj16588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