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反抗中建立起自身与自由的世界——女性诗歌的崛起自古以来,女性都是沉默的。在生活中,她们没有自主性;在政治上,她们没有发言权;在精神上,她们没有宣泄处。然而,她们甚至连反抗的权利也不被赋予。于是,女性就在男性的压制下,默默承受着。没有自由,女性“选择”了“足不出户”;没有自主性,女性“选择”了“三从四德”;没有精神上的解放,女性“选择”了“沉默是金”。就在这悠久的历史中,女性被“看”,被定义,被诠释,被叙述。女性的历史也成为了被男性界定的历史。然而,社会的进步,改变了以往女性只是沉默的局面。封建社会被瓦解,女性被解放,这都预示着女性的社会地位将发生改变,女性不再是被男性统治着的了,女性的历史逐渐属于了女性自己。女性在自我解放,这在诗歌创作上得到了深刻的体现。80年代掀起的诗歌变革中,女性诗歌的崛起成为了变革中的主要脉流之一。过去的女性文学基本呈现空缺状态,女性作家作品更是少之又少,更别说女性意识被历史所认同。“历史是一副男人面孔男人心思男人意志。”女性只是男性历史的附庸。然而,女性诗歌一反过去女性话语缺席与半缺席的僵局,在当代诗歌的洪流中树立起自己的诗歌大旗。女诗人们呐喊、自白、奋力抗争,勇猛地冲破了男性织造的男权主义大网,在破空一喊中寻求女性的独立自主与个体意识。伊蕾是新时期女性诗歌创作中一位具有代表性的诗人。她的诗作,表现了一种强烈的“被围困感”和“突出重围”的叛逆激情。“自由!与生俱来的一物/被社会一寸一寸地剥夺/我落地生根,即被八方围困”``````这一声对于自由的呼唤,激起了多少女性的深刻心声和女性先觉者的叛逆意识。被压迫的人儿啊,不再沉默,反抗的不只是男权,更是千百年来的社会的不公平。这昭示着女性在崛起,女性也能撑起半边天。“你不来与我同居”,这是出自伊蕾的《独身女人的卧室》的诗句,这是一句大胆率直、惊世骇俗的呼唤。它既向传统道德发出了有力的挑战,又表达了对人性的追求和渴望,更是一个女性对个体意识的强烈要求。伊蕾诗歌的基本主题是爱情和性爱,她把女性个体生命的“自由”及其价值和意义,聚集在这一基本生存的现实之上。的确,爱情是盛久不衰的话题,自古以来,男性都根据自身的视角去书写关于爱情的故事和对爱情的感受。然而,爱情在女性眼中又是什么样的呢?伊蕾的女性诗歌给出了很好的答案。伊蕾根据女性的自身体验和情感需求,将男女之间的爱情、性爱诠释得率性、自然而真诚。这是大胆的尝试,更是直白的宣叙,一切都毫无遮掩,但却不让人感到露骨、突兀。这使女性诗歌得到了怎样的进步和认同啊!与~~~~翟永明的大型组诗《女人》一经发表,就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犹如一颗石子投入了平静无波的湖面,泛起了不断扩大的漪纶,影响甚广。它独特奇异的语言风格和惊世骇俗的女性立场,大大震惊了女性向来沉默的文坛,引起了一场不可忽视的风暴。《母亲》正是组诗《女人》中最为优秀的诗篇之一。在男权社会中,母亲总是美好的化身。她们慈爱、善良、无私奉献、包容、温暖,象征着最初的原点。但是,这仅仅只是男性笔下的母亲,没有了人性固有的弱点和欲望,缺乏了最基本的人的特性。反观《母亲》这首诗,则是从同样身为女性的女儿的眼中所看到的母亲,这样的母亲,让我们了解了母亲心
当代《女性诗歌》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