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功能性胃肠病浅析.doc中医药治疗功能性胃肠病浅析【关键词】功能性胃肠病;中医辨治;浅析【屮图分类号】R5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4-0704-02功能性胃肠病(functionalgastrointestinaldisorders,FGIDs)是指一组具有消化系统症状(如腹痛、腹胀、恶心、早饱、暧气、泛酸、便秘或腹泻或排便不爽等),但乂没有消化道器质性病变或病理生化可以解释的疾病,也叫做功能性胃肠紊乱症、胃肠动力紊乱性疾病等。随着社会发展,竞争日益激烈、人们工作压力越来越大,FGIDs的患病率明显增加。据有关资料统计,本病约占消化科门诊总数的1/3〜1/2・。本病预后虽好,但病程长,易反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口造成医疗资源的极大浪费。目前,西医对FGIDs的病因尚没完全弄清,也缺乏确实可靠的治疗方法及药物。屮医药从整体观念出发认识本病,以辨证论治为基础,注重患病个体的不同,在治疗上显示出独特的优势。1功能性胃肠病的西医认识功能性胃肠病的发病原因目前还不是很明确,普遍认为可能存在多种因素,其中精神心理因素和饮食因素受到广法的关注。目前认为其发病与遗传易感性、家庭环境、心理社会因素、胃肠道运动异常、内脏高敏感性、肠道菌群、炎症、脑-肠轴等因索有关。功能性胃肠病是一组复杂的症状群,按最新罗马III标准可分为功能性食管疾病、功能性胃和十二指肠疾病、功能性肠道疾病、功能性腹痛综合症、胆囊和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功能性肛门直肠疾病、新生儿及婴幼儿功能性疾病。参照最新的罗马III标准,它不仅包括诊断标准,也对FGIDs的基础生理、病理、神经支配及免疫系统分别做了详尽的论述,在治疗上也提出了指导性意见,是日前世界各国用于FGID的诊断、治疗的共识文件。冃前,西医治疗FGID都以对证支持治疗为主,如抑酸剂、胃粘膜保护剂、促胃肠动力药、抗抑郁焦虑药等,但疗效并不理想。2中医认识中医并没有功能性胃肠病这一病名,但是依据患者的不同表现,本病属于祖国医学“腹痛”、“胃皖痛”、“嘈杂”、“反酸”、“泄泻”等范畴。中医学以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为指导,在本病的治疗上显示出独特的优势。功能性胃肠病的病因比较复杂,虽然多属内伤,但有时亦可由外感六淫引起。屮医学认为,任何证候都是在某种原因的影响和作用下,使患者机体产生一种病态反应。就内伤而言,既有各种精神因素,乂有伤食、偏食、饮食不节等不同的因素。《灵枢》有云:“寒温不适,饮食不节,而病生于肠胃。”金元时期著名的脾胃病学家李东垣在其代表作《脾胃论》中亦进一步指出:“饮食劳卷,喜怒不节”为脾胃病之主要病因。其病机总的来说是各种致病因素协同作用于内因,致使脾胃运化功能失常或肝胆疏泄失常。其病位在食管、脾胃、大、小肠,与心、肝、肺、肾等均有密切关系。3中医辨证论治由于功能性胃肠病症状比较复杂,临床症状多种多样,病变范围涉及整个消化管道,所以在临床辨证上很难达到统一。中国古代医家把整个饮食物的消化吸收概括为脾胃的功能,但对肠道的辨证缺乏系统的论述。对于消化系统的解剖,早在2000多年前屮国古代医家就有了认识,如《难经集注?四十四难》对“七冲门”描述为:“唇为飞门,齿为户门,会厌为吸门,胃为贲门,太仓下口为幽门,大小肠会为阑门,下极为魄门……而在西医学上,整个的消化管道是指从口腔到肛门的迂曲管道,长约9m,包括口腔、咽、食管、
中医药治疗功能性胃肠病浅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