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峡“天鹅之城”保卫战2008-12-2914:37:21郑州晚报三门峡黄河湿地白天鹅翩翩起舞资料图片核心提示三门峡素有“天鹅之城”的美誉,每年11月份,上万只来自西伯利亚的贵客翩翩而至,在此度过它们四五个月的美好时光。冬季到三门峡看天鹅,已经成为三门峡向外界推介的宣传语。然而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亲近生态、渴望与自然湿地融入的游人的增加,导致大量天鹅飞离原有聚集区,在更为偏僻的湿地安家。另一个迫使天鹅离开的主要原因,是空旷的湿地被逐年增加的人工造林所覆盖,天鹅活动的天然空间不断被挤占,原生态的完整性与平衡性遭到了破坏。冬季到三门峡看天鹅三门峡西临陕西,北隔黄河,与山西相望。九曲黄河,磅礴奔涌,冲关越隘,一泻千里,直冲壶口之后,转了个“几”字形大弯,被“万里黄河第一坝”拦腰斩断,陡然平静下来,在三门峡形成了一个数万公顷的沼泽湿地。“每年到此越冬的白天鹅等候鸟成倍猛增,去年冬以来就高达10万余只,其中白天鹅超过了上万只,引来了京、川、湘、粤、赣等13个省市摄影爱好者前来守候拍摄,到湿地游玩的达到10万人次以上。”三门峡黄河湿地管理处李树拉说。白天鹅和三门峡第一次亲密接触并没有确切记载,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三门峡只是天鹅在迁徙途中的中转站,补充食物、简短休息,继续南飞。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冬季气温升高,白天鹅遂在此停留,从90年代的几十只、数百只,增加到现在的上万只。三门峡从此有了一个富有诗意的名字——天鹅之城。李树拉介绍,河南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横跨三门峡、洛阳、济源、焦作四个市,东西长301公里,而三门峡段就达205公里。天鹅数量占河南越冬白天鹅的95%。白天鹅主要分布在三门峡湖滨区王官、三水厂和上村,其中以王官白天鹅数量最多。而在湿地,除了天鹅,还有黑鹳、白鹳、大鸨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大约867种动物栖息于此。冬季到三门峡来看天鹅,已经成为三门峡对外推介最有号召力的宣传语,深圳的刘胤就是冲着这样的宣传而来。12月19日,三门峡湖滨区王官,刘胤手持相机蹲伏在河边高地上,镜头里面:百里黄河沿岸,碧波荡漾的黄河水面上,林木交错的黄河湿地,数千只白天鹅仿佛水中雪莲,圣洁典雅地点缀其间,宛若快乐天使悠然自得地引吭高歌,时而婉转低鸣,时而凌空亮翅,时而翩翩起舞。他此次三门峡之行准备出本画册——《冬季到三门峡来看天鹅》。天鹅湖的尴尬如果你是个到三门峡看天鹅的游客,当地人总是很自豪地推荐你去三门峡市区西的天鹅湖景区,那里被誉为观赏天鹅的最佳点。天鹅湖是两个连在一起、水面达几千亩的人工湖,原名叫青龙湖和苍龙湖,因数千只白天鹅连年在此越冬而改名。而在那里,刘胤有些失望。薄雾朦胧的湖面上,仅有五六十只白天鹅在水中嬉戏。距离它们不远的岸边,几位垂钓者稳坐钓鱼台,鸟与人,各行其是。五六十只等于数千只?刘胤有些疑惑。市民老张说,2007年以前,天鹅湖水最深处不过一米多,湖区大部分区域水很浅,多为滩涂湿地,小鱼小虾、草籽饵料非常丰富,天鹅漫步其中,随时可以找到吃的,在此越冬的天鹅确有数千只之多。“如果去年你来这里,沿着天鹅湖绕行一圈,最多能看到三四只天鹅在湖中短暂停留!”他安慰刘胤,也似在安慰自己。老张把原因归罪于“人为提高蓄水水位,改变湿地生境”。李树拉分析认为:“2007年水深达几米,滩涂湿地都被淹没了,天鹅找不到吃的,自然不愿来此越冬。”当时李树拉就建议,天鹅湖西边的拦河
三门峡“天鹅之城”保卫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