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好心理健康活动课的几点建议心理健康活动课是当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有效途径和载体,是中小学活动课程和校本课程建设与开发的一种有益补充。那么心理活动课究竟应该怎么上?怎样才是一堂好的心理健康活动课?(一)要创设良好的心理氛围如果说教育是心与心的交汇,是灵魂对灵魂的告白,是生命节律的振动。那么我们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则是每个学生自我探索、自我了解、自我更新的历程,它需要在一种彼此尊重、接纳、信任的氛围中,放下个人的防卫意识,与其它成员进行探讨、分享,真诚地进行交流,说出自己的心里话。一堂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应该是经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心理交流,能使学生不但是从教师那里,更重要的是从活动课形成的心理场获得心理支持和经验,增进心理健康。1、淡化学科体系首先要明确,心理活动课不是心理学专业课程,更不是以教授心理学概念和理论知识为目的的;但并不是说心理活动课中就丝毫没有相关的心理学知识。事实上,每一节心理活动课都是以相关心理学理论基础为背景知识,只是这些知识并非是以学科的直接结论和理论形态呈现在学生面前,而是经过处理后以比较通俗化、生活化的阐释形态出现的,并渗透在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的始终。我们以小学三年级的一堂心理活动课《多变的情绪》为例。对于小学三年级的学生而言,“情绪”这个概念是非常抽象的,而我们有一位老师却巧妙地设计了这一课。首先,她抛出问题:人有哪些情绪表现?小学生们回答非常踊跃:激动、愉快、愤怒、轻松、惊讶、恐惧……然后该老师经过游戏让几位同学即兴表演,其它同学猜测表演的是哪一种情绪。第三步经过模拟几个典型情景,如爸爸妈妈吵架时,孩子害怕的样子,考试没考好时,情绪低落的样子,让同学们了解到不良情绪给人们学习生活带来的负面影响。最后老师抛出问题:当我们心情不好时该怎么办?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并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归纳了几条克服消极情绪的常见方法,如转移注意力,寻找朋友倾诉等等。整节课丝毫看不见抽象的“情绪”理论,但让学生们真切地感受到了什么是“情绪”。 2、创设情景,积极准备讲授知识为主的课要精心准备,活动课老师学生要准备的工作也很多。教师要选好主题,设计活动方案,收集各种有关资料,尽其所能了解学生等。学生要准备小品表演,诗歌朗诵,歌曲、奖品奖旗、布置会场等。这里值得一提的是,老师所有的准备都要首先从学生出发,教师设计活动方案中所选择的事例,安排的活动,都必须是学生所关心和熟悉的,是与她们的生活密切联系,能够引起她们注意和重视的。只有这样,才能使她们想念活动课是为她们开设的。例如在《喜怒有常,喜怒有度》的活动课前,一位学生在心灵日记中描绘自己曾经有过的不良情绪,从中抽取一个事例准备让学生讨论。这个事例是这样的:小明的母亲因为担心她过于沉迷于养金鱼而影响学习,便将小明的金鱼全倒进厕所,小明一气之下,用铁钉扎破母亲的摩托车轮胎,导致母亲上班迟到。授课教师由于课前筛选的这个故事来自学生生活,具有代表性,因此当让她们说说自己看法时,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课堂也就随之“活”起来了。因此,老师和学生的充分准备,是上好活动课的重要一步。3、引导学生真情地参与课堂活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根本目的是为社会培养人才。因此它不但需要学生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更加需要获取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更加需要具有主动参与、探索创新的精神。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关键在于引导
上好心理健康活动课的几点建议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