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奇松》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通过朗读感悟文中新词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黄山奇松的特点。3、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4、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教学重点】指导朗读,在读中体会黄山松的美和奇。【教学难点】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 复习导入1、 齐读课题,突出“奇”。2、 齐读课文第一小节。师:请大家说说第一小节告诉我们什么?生:人们对黄山奇松情有独钟。(如能齐答更好)点出:黄山奇松 情有独钟。二、 精读课文第二小节,体会黄山松的美与奇。(一) 认识三大名松姿态的奇特。师:人们对黄山奇松情有独钟,是缘于黄山奇松对游人有情有意。自由读课文第二小节中描写三大名松的句子,划出文中最能体现奇松对游客充满情意的句子,画好后读给同桌听听。师:大家都找到了哪些句子?1、 交流。(1)交流迎客松a、指名读划出的句子;b、出示迎客松,请一位同学读句子,其他同学听一听作者是如何写这棵迎客松的。c、迎客松会怎么欢迎客人,请你代它说两句。d、谁来读一读这棵热情的迎客松。e、女生一起来读一读这棵好客的迎客松。(2)交流陪客松师:这样热情的松树还有吗?a、指名一生读所划的写陪客松的句子。b这句话有点拗口,大家放慢语速读两遍,边读边想象陪客松的位置和样子。c、用“因为( )所以( )”的句式说说陪客松的由来。指名两生说一说,再让其他同学在下面说一说。(3)交流陪客松导入:一天的行程结束了,人们下山了。一转眼,大家看到了这棵松树A、(出示:送客松)师范读:它姿态独特,枝干盘曲,向山下伸出长长的“手臂”,好像在跟游客依依不舍的告别。B、点红“依依不舍”,师:词是可以传情达意的,谁来读一读这个词。指名三生读一读。C、男生齐读送客松。2、出示这三句话。师:多么热情的松树呀,它们有的迎接客人,有的陪伴客人,有的送别客人。(板书迎陪送)师:作者选择典型(板书),抓住特点,前半句写松树的形态,后半句写联想,用比喻、拟人修辞手法赋予黄山松人的情态,写出了黄山松树姿态的奇特。(二)感悟迎客松顽强的生命力。 师:在这三棵松树中迎客松最有名,你们见过它吗?(生:交流;师补充:a人民大会堂会客厅里有一株铁制的迎客松;b、我家墙上有;c、我在美术室的墙上也发现了一幅,是你们美术老师画的。告诉你们:(出示并齐读:如今,这棵迎客松已经成为黄山奇松的代表,乃至整个黄山的象征了。) 师:这棵迎客松能代表黄山奇松,仅仅因为它姿态独特吗?文中有没有告诉我们其他原因? 生找读句子后出示:迎客松姿态优美,枝干遒劲,虽然饱经风霜,却仍然郁郁苍苍,充满生机。 师:“饱经风霜”是什么意思?生查工具书回答。 出示资料并完成填空:介绍黄山松的生长环境和迎客松的生长历史。客松生长在陡崖上,经过了 年的雨打风吹、日晒雨淋,用一个词形容就是 。可是他却仍然 、 。 咱们再读读这句话(自由放声读):迎客松姿态优美,枝干遒劲,
黄山奇松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