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4.壶趣.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4课《壶趣》第二部分说课稿袁爱俊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上午好!我是袁爱俊,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湘教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第4课《壶趣》第二部分《泥条盘筑法》。下面我将着重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这几个方面对这节课的教学设计进行说明。一、教材分析泥条盘筑是一种古老而基本的陶艺成型方法。据考证,早在仰韶文化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大量采用泥条盘筑法来制作陶器了。用泥条制作作品时可以将泥条围成泥圈进行堆积,也可以螺旋状盘绕成型。或粗或细的泥条在造型表现时有着很大的灵活性,盘制的造型富于变化,既可以盘成一个造型独特的花瓶,也可以盘成一对小巧精致的草鞋,不需特别复杂的技术,因此对儿童来说较易掌握。运用泥条盘筑法,会在接口处留下一道道自然的线条,显示出手工制作的陶艺作品独有的质朴、粗犷,体现了泥条造型的独特美。本课主要是让学生学会用泥条盘筑的方法进行小茶壶的制作。为了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搓泥条和盘泥条的方法,教材选用了五幅制作图例,在制作方法上给学生以提示,用以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和表现创造的欲望,留给学生广阔的思维创造空间。本节为《壶趣》第二课时内容。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根据课程标准,我确立一下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教学目标:1、让学生学会用泥条盘筑法制作茶壶,提高其泥塑技能和立体造型能力2、在创作中体会陶器制作的乐趣。3、让学生了解壶的历史文化及造型特点,感受中国传统壶文化的精髓。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会运用泥条盘筑的方法并能运用这种方法制作茶壶;难点:利用这些方法制作出独特的作品。二、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能够运用各种手段塑造简单的立体造型,并通过实践,体验立体造型语言和其独特的魅力,能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大胆地表现。由于现在学生接受信息的范围广,学生的学习能力较高。所以教师应以引导的方式启发,配上直观的技法示范教学,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兴趣,让他们的思想跟着我的教学思路走,从而顺利达成教学目标。三、教法学法在教学中,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体现课程设计注重人文关怀,侧重学生的体验过程,针对小学六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我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通过情景创设,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体验学习的过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意识;通过评价激励,引导学生积极互动,体会创作的快乐,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四、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展示泥塑作品,并对作品简单介绍。(二)、探究新知:1、学生自由交流探究盘泥条的方法,并汇报2、学生根据课本图片、文字介绍,体验制作。找出适合自己的方法:一是用泥浆粘贴;二是挤压泥条固定。3、交流尝试,体会遇到的问题。4、教师根据学生探究情况进行小结:泥条的干湿程度是影响盘制效果的主要因素,因此,水分的掌握尤为重要,太湿或太干都不易成型,粗细、松紧的效果也会不同。5、教师示范泥条盘筑的步骤和方法,加深认识。(三)、创作表现:1、播放更多的有特点的作品,启发学生的创作思路。2、独立完成或小组合作制作一把茶壶或一套茶具。教师巡回指导。(四)、成果展示:1、班内开展自评、互评活动,对于优秀的作品给与展示,并介绍经验。2、小组之间相互分享,最后选出优秀的作品展示给大家,并请小作者谈一谈创作思路。(五)、知识拓展:1、泥塑作品欣赏。2、了解紫砂壶。(六

4.壶趣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651012****
  • 文件大小21 KB
  • 时间2020-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