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词作《百字令、题慈禧太后画像》:排云深处,写婵娟一幅,翚衣耀羽。紧得兴亡千古恨,剑样英英眉妩。屏蔽边疆,京垓金币,纤手轻轮去。游魂地下,羞逢汉雉唐鹉。为问此地湖山,珠庭启处,犹是尘寰否?玉树歌残萤火黯,天子无愁有女。避暑庄荒,採香径冷,芳艳空尘土。西风残照,游人还赋禾黍。燕山赏析:这首词作于1917年左右,当时吕碧城正在北京逗留。她到万寿山排云殿游览,看到美国女画家卡尔为慈禧所画的像,浮想联篇,写下这一首颇具讽刺意味的词。词中含蓄地把慈禧骂了一通,其大意是:在那排云殿深处,有西方女画家绘女人一幅,上面有五彩羽毛织成耀眼衣服。怎禁得兴亡千古恨,像剑一样的英武俊逸。宁愿国防废弛边疆失守,也要用海军费用修那个颐和园,京城像用金币包裹起来一样,一双纤手就这样把大清朝廷葬送。你这个女人啊,即便到了阴曹地府,也羞见汉代的吕后和唐朝的武则天,因为你不配!问一声这个地方的湖与山,那珠帘翠庭开启之处,还是人间世界吗?玉树歌沉王气终,就连那萤火虫也已经稀少绝迹,天子无愁舞女们也不会有忧愁。承德避暑山庄也荒凉寂寞,当年慈禧采香的花间小路也冷冷清清,歌女舞女的芳香艳丽也无从寻觅,空留下一片尘土。真的是玉环飞燕皆尘土。只有凛冽的西风和残淡的日光,游人还唱着《诗经》上那首悲悼周朝灭亡的《火黍》诗。这是一首现实主义作品。它继承了自《诗经》、杜甫以来的现实主义传统,把笔触伸向腐败无能的清朝廷。当时,慈禧病死已经九年,作者亲眼目睹了晚清政府的腐败和衰落。女人慈禧统治中国长达48年。她进入皇宫时,正是16岁的如花少女,她的百媚千娇让大清皇帝深深迷恋。26岁时,她由宠妃变成寡妇。具有非凡政治才干的她,举重若轻,从容地收拾了分别以肃顺和恭亲王为首的两大势力,成为手握实权的皇太后,开始垂帘听政。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她的一生充满遗憾,在她的身后,是一个风雨飘摇的衰落王朝。作为君临天下的女皇,她自然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慈禧的最后遗言令人震惊:以后,不要再让女人参与国政。这不合本朝家法,必须严防!此话出自慈禧之口,不能不让人们震惊。吕碧城敢于把慈禧作为讽刺对象,对她掌权时的所作所为做了无情批判。特别是把慈禧修颐和园这个重大事件写进词里,是需要一定胆量的。这也是这篇词作的思想性价值所在。在艺术性上,首先是讽刺手法的运用。词中的每句话都是射向慈禧的子弹和匕首,极尽讽刺挖苦之能事。就连慈禧身上穿的华丽羽衣都具有讽刺意味。她质问颐和园还是人间尘土吗?慈禧生前老是以汉代吕后、唐代武则天自比,觉得自己玩大清于股掌之上,权术炉火纯青。但吕碧城却讽刺挖苦她死后到阴曹地府羞见这两位古代的女皇帝。其次,是高度的概括性。吕碧城把清灭亡的几件大事都囊括在百字词里,比如慈禧花高价请美国女画家给她画像、动用海军军费修建供她享乐的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等。在引经据典方面,吕碧城也借用了好几个历史故事,比如用玉环飞燕来暗讽慈禧的一时奢华终不免化为尘土;用李商隐《陈后宫诗》“从臣皆半醉,天子正无愁”句来挖苦慈禧不以国家为重只要自己享乐的腐败行径;用《诗经、火黍》周大夫悲悼周王朝毁灭的诗句来暗示全国上下官员和老百姓对慈禧的痛恨;西风残照则直接取自李白诗句:“西风残照,汉家陵阙。”她把历史与现实紧密联系在一起,以史为鉴,以现实为依据,深刻揭露了清朝的腐败无能和日落西山的必然性。这就使这篇词作具有思想的厚度和艺术的张力。《汨罗怨》翠拱屏峰,红逦宫墙,犹见旧时天府。伤心麦秀,过眼沧桑,消得客车延伫。认斜阳,门巷乌衣,匆匆几番来去?输与寒鸦,占取垂杨终古。 闲话南朝往事,谁钟清游,采香残步,汉宫传蜡,秦镜荧星,一例秾华无据?但江城零乱歌弦,哀人黄陵风雨。还怕说,花落新亭,鹧鸪啼古。《琼楼》 琼楼秋思入高寒,看尽苍冥意已阑; 棋罢忘言谁胜负,梦余无迹认悲欢。 金轮转劫知难尽,碧海量愁未觉宽; 欲拟骚词赋天问,万灵凄侧绕吟坛。《踏莎行》水绕孤村,树明残照,荒凉古道秋风早。今宵何处驻征鞍?一鞭遥指青山小。漠漠长空,离离衰草,欲黄重绿情难了。韶华有限恨无穷,人生暗向愁中老。 燕山赏析:这首词非常流畅,通俗易懂。其大意是:清清的溪水绕过一个孤立的村庄,树林里有太阳的余辉照耀,荒凉的古道上有秋风早早吹来。今夜到何处去卸掉征途上的马鞍住下休息?马鞭一挥指向那座青山越来越近。长空漠漠,看不到边际,衰草离离,看上去要黄了可又绿了,人间的感情却难以了断。人生短暂,寿命有限,恨却无穷,人生就这样一步步在忧愁中衰老。艺术特点:这首词当作于1902年前后,也就是吕碧城20岁前后。词作抒发的是一种闲愁,有点“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意思。但是字里行间又有一种豪放气概,有边塞诗人的壮志未酬情绪。你看那句“今宵何处驻征鞍?一鞭遥指青山小”是多么豪迈?吕碧城有男子气概。它使我们看到一个戎马戌装
吕碧城词选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