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游褒禅山记》教案.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游褒禅山记》教案教学目的 一、知识目标掌握重点字词(正音、虚词、一字多义、活用、通假等)二、能力目标学习本文因事明理、叙议结合的写法。三、德育目标认识本文所阐发的治学、处事都必须具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深思慎取”才能获得成功的道理,明白这两者在当今改革开放时代的借鉴意义。 教学重难点:1、积累“舍”“名”“其”“以”等文言实词、虚词,学习“至”“明”等一些词的活用。2、掌握因事说理、叙议结合、前后照应的写法。课时安排: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作者和课文简介,串讲第一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一)在初中我们学过哪些用文言文写作的游记? 明确:《小石潭记》、《登泰山记》、《醉翁亭记》…… 记是一种记叙文体。内容广泛,能够记人、记事、记物,写法方面比较自由,构思巧妙。在表示方面上可纯为记叙,可夹叙夹议,有的甚至议多于叙。(二)这些游记共同的侧重点是什么? 明确:抓住景物特点,浓笔重彩,精描细绘,表现山水之美。 今天我们要学,却不以表现山水之美为主,而是在记游的基础上,进行大量的议论,议论是文章的中心,而记叙只是一个引子。这篇游记就是北宋散文家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板书课题)。二、作者及课文背景介绍(一)作者生平介绍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号半山。北宋临川人,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后被封为“荆国公”,人称“王荆公”。宋仁宗时,她上万言书,主张实行新法,改革政治。由于保守派反对,新法受阻。被列宁称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她具有朴素的唯物辨证思想,反对天命,提出了这一著名的“三不足”论断,即“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进步口号。在文学上也有很高的成就,被推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著作收入《临川先生文集》。(二)时代背景资料《 游褒禅山记》是王安石三十四岁时(1054年)从舒州判通任上辞职,在回家的路上游览了此山,三个月后以追记的形式写下此文。本文记述的是一次未能尽兴的游览,作者深感后悔和遗憾。就是在这深探的后悔和遗憾中,作者阐发了深刻的道理。那么作者借助游褒禅山,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情感,阐发了怎样的道理呢?下面就来学习这篇文章。 三、研习课文(一)朗读课文。学习文言文的第一要务就是“读”,有一句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下面由大家先朗读这篇课文。(二)正音(板书):舍(shè)庐冢(zhǒng)今言“华(huā)”如“华(huá)实”之“华(huá)”者盖音谬(miù)也窈(yǎo)然咎(jiù)无物以相(xiànɡ)胜(shēng)深父(fǔ)(三)理清思路。由学生讨论,明确文章结构。第三部分(1、2):记游山所见及经过。第二部分(3、4):写游山的心得。第三部分(5):游山的时间及同行者。(四)研习课文第一段。1、掌握以下字词:偏义复词:庐冢,庐,房舍。冢,坟墓。这里指慧褒的弟子在慧褒墓旁盖的房舍。词类活用:(1)“舍”:①筑舍定居。名词活用为动词。“始舍于其址”。②房屋。例:屋舍俨然。③筑室定居。例:始舍于其址。④同“捨”,放弃。例:便舍船,从口入。)(2)“名”:①命名,称呼。名词活用为动词。“名之曰褒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②说清楚,说明白。名词活用为动词。“而莫能名者”。 (3)“穷”:穷尽,走到头。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好游者亦不能穷也”。一词多义:(1)卒:①死“死

《游褒禅山记》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书犹药也
  • 文件大小56 KB
  • 时间2020-03-20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