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童年的消逝》读书报告.doc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童年的消逝》读书报告《童年的消逝》一书由美国著名的媒体文化研究者和批评家尼尔·波兹曼所著,书中介绍了有关“童年”的历史,阐述了“童年”的产生、发展以及日益走向消逝的过程。这一过程是伴随着人类传播方式的变迁而完成的,信息与媒介与“童年”的起止相伴始终,文字、印刷、电视等都在“童年”的变迁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书从具体内容上划分为两个篇章,第一篇“童年的创造”主要表述“童年”这个概念的起源;具体地说,就是童年起初不需要存在,而后却发展成不可避免的存在。第二篇“童年的消逝”将我们置身于现代时空,企图揭示从谷登堡的印刷世界转换到塞缪尔·莫尔斯的电报密码世界,这个过程使童年作为一个社会结构已经难以为继,而且实际上已经没有意义。第一章一个没有儿童的时代。过去希腊人对童年本质的看法虽然是模棱两可、迷惑不解,但还是一心一意的热衷教育。希腊人创造“学校“一词,意思是“闲暇”,是典型的雅典式的信仰,她们认为闲暇时,一个文明人自然思考和学习,可是当时她们的管教方法在现代人看来是一种折磨。尽管她们有学校,但希腊人还是对儿童心理学或者儿童养育大惑不解。总之,希腊人为我们预示了“童年“这个概念,她们虽然没有创造出童年,可是已经走得很近了,以至于以后,当童年产生之时,我们便能识别它的希腊之源。而后,罗马借用希腊教育思想,发展出超越希腊思想的童年意识。罗马人开始把成长中的孩子同羞耻的观念联系起来,她们认为没有高度发展的羞耻心,童年便不可能存在。随后历史的发展却是北方蛮人入侵,罗马帝国消亡,传统文化被神秘化,欧洲进入愚昧黑暗的中世纪时代。随之而来的是人的读写能力的消失,教育的消失,羞耻心的消失,最后是童年的消逝。在文学作品里,儿童的主要角色是死亡,一般是溺死、窒息而死或遭遗弃……当时大多数儿童不去上学,而是离家出走去干低下的粗活或当学徒。总之,中世纪童年的概念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当时没有识字文化的观念,没有教育的观念,没有羞耻的观念,这些都是中世纪童年不存在的原因所在。第二章印刷术和新成人。15世纪中叶,活字印刷术的创造,创造了一个全新的符号世界,确立一个全新的成人概念,即成年人是指有阅读能力的人,新的成人概念不包括儿童在内,找到另外的一个世界就是童年。印刷术给予我们自我,是我们以独特的个体来思索和谈话,而这种强化了的自我意识便是最终导致童年开花结果的种子。童年经历了将近2的时间成为西方文明中看上去不可逆转的特征。单有个人主义并不能产生童年,童年要求社会必须有一个将人划分为不同阶层的基础,因此另一个动因出现“知识差距”。而这也就意味着“文化人“已经诞生了,由于它的到来,儿童便留在了身后。当印刷术开始大行其道时,显然需要创造一个新型成年。自从有了印刷术,成年就变得需要努力才能挣下来,未成年人必须经过学习识字、进入印刷排版的世界,才能变成成人。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她们必须接受教育。因此,欧洲文明重新创造了学校,从而使童年的概念也变成社会必须的了。第三章童年的摇篮期。印刷术问世后的头50年被称作“摇篮时代”。而童年的摇篮期大约持续了2。童年的进化发展并不平衡,凡是识字能力受到始终如一的高度重视的地方,就会有学校;凡是有学校的地方,童年的概念就能迅速发展。这样“童年”就成为了对某一阶段象征性成就的描述,婴儿期在掌握语言技能之后就结束了,童年是以学习阅读开始的。当童年的形态变得具体起来之后,

《童年的消逝》读书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读书之乐
  • 文件大小17 KB
  • 时间2020-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