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饲料霉菌毒素污染及其脱毒方法.doc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饲料霉菌毒素污染及其脱毒方法(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动物营养与饲料研究室张军民) 霉菌毒素是次生性真菌代谢物,全世界极为关注。据估计,全世界供应谷物中有25%受到霉菌毒素污染。有几种方法一直被用来对收霉菌毒素污染饲料进行脱毒或灭活处理,但是其作用极不稳定,或者不实用。一、霉菌对饲料危害自从1960年英国火鸡X-病爆发,世界开始注重对毒素中毒彻底调查。已知有300多种真菌产生毒素,但除几种毒素外,人们对它们产生毒素所知甚少。已知重要毒素有:黄曲霉素、赭曲霉毒素、桔霉素与玉米赤霉烯酮。这些有霉菌分布各异,都已从范围广泛各种谷物及混合饲料中分离。真菌生长:曲霉属菌属曲霉科,大多数真菌污染事件都发生在操作不当收获、运输、饲料原料与混合饲料储藏过程中。饲料水分含量12%或以上,相对湿度80~90%与温度在10~42℃都足以使真菌生长。而霉菌对饲料造成严重危害。微生物活动是导致贮藏饲料霉变主要原因,微生物个体极小,在其未大量繁殖前,常不易被发现。当发现霉变颜色时,说明微生物繁殖已处于旺盛阶段,饲料品质已受到严重破坏。 1、造成大量营养物质损失。据研究,导致饲料霉变孢霉菌,属一种腐生微生物。该微生物自身不仅不制造营养,而且常可通过分泌多种酶分解饲料养分,供其生长繁殖。因此,凡被霉菌污染饲料,营养物质含量大大降低,并散发一股难闻霉味。联合国粮农组织调查,全世界每年被真菌污染各类谷物、油料种子与饲料,约占其总量10%左右。可见,霉菌是影响全世界农业、饲料业与养殖业发展一大危害,必须预以高度重视。 2、引起发热,使贮料发生质变。霉菌在消耗饲料营养物质同时,还释放出热量。料温升高结果,使饲料中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发生变化。首先使蛋白质发生质变,出现蛋白质溶解度降低,纯蛋白减少、氨态氮增加、蛋白质利用率与氨基酸含量下降。 3、产生毒素污染饲料。在本文中重点强调霉菌毒素对谷物与饲料污染及其可能脱毒方法。霉菌毒素是次生性真菌代谢物,至今仍是全世界受到重大关注一个领域。霉菌毒素如果有话一般是以微量污染物形式存在于农产品中,其浓度范围以每克中含有多少纳克到多少微克计。对霉菌毒素大力研究以进行了将近40年。1961年分离到了第一组霉菌毒素并对它们进行了描述。它们由黄曲霉毒素组成。这是对1960年在动物中爆发严重急性病进行研究结果。1965年,继黄曲霉毒素发现之后又识别了另一组重要霉菌毒素-赭毒素(Ochratoxins)。二、霉菌毒素分类及危害霉菌毒素中毒典型情况一般是由于发生急性临床症状。这些急性中毒有明显表现并能造成经济损失,但是更为经常是难以发现隐性中毒。急性中毒在生物学与经济上造成后果比隐性中毒小得多。较低剂量霉菌毒素引起一般性生产性能与免疫状态受抑就是一个例子。这种情况是特别应该注意,因为联合国粮农组织估计全世界谷物供应25%受霉菌毒素污染。动物试验表明,霉菌毒素能引起心率减慢、呼吸加快、脱毛与流产等症状。在霉菌毒素方面,主要有曲霉菌、青霉菌与镰刀霉菌污染饲料。据报道,对湖南省6个地区几十家饲料厂与养殖场共121份畜禽配合饲料测定,黄曲霉、白曲霉、%,%,%%。对玉米、米糠、豆粕、鱼粉、菜粕与棉籽粕66个样品测定,%.真菌产生霉菌毒素主要地方可以是田间(“田间毒素”,如镰刀毒素),也可以是仓

饲料霉菌毒素污染及其脱毒方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
  • 文件大小25 KB
  • 时间2020-03-22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