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上虞县志中关于白马湖的记载.doc


文档分类:管理/人力资源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上虞县志》中关于白马湖的记载东山位于县西南部上浦乡境内,距县城13公里。以地处古代会稽郡东部得名。西濒曹娥江,风景优美,从曹娥江泛舟,北可出杭州湾入海,西可循萧曹运河至绍兴、杭州。西晋南迁后,东山成为东晋士族、名士聚居地。谢安41岁前长期隐居此山;此外,王羲之、孙绰、李充、支遁、许询、阮裕等名士在山中皆有居室,一时名士云集,海内瞩目。东晋升平四年(公元360年),谢安离开东山从政,并迅速转至中央直接为东晋王朝服务,成为著名政治家、一代风流人物,成语"东山再起"即出于此。谢安出仕后对故居东山仍念念不忘,竟耗费巨资在东晋首都建康(今南京)附近,仿照东山形势筑起一座土山,上置楼馆竹木,游憩宴饮,寄怀欣赏(事见《江南通志》、《晋书》、《丹阳书》)。到晚年,又欲率领谢氏家族回归东山。《晋书·谢安传》记载:"及镇新城(谢安晚年受司马道子排挤出镇扬州─编者注),尽室而行,造泛海之装,欲须经略粗定,自江道还东,雅志未就,遂遇疾笃"。谢安以后,谢氏家族仍长期居留东山,其间涌现出谢灵运、谢惠连、谢眺等诗人和文学家,使东山的盛名历久不衰。谢氏家族曾在东山留下了众多的建筑和名胜景观,如国庆寺、始宁园、蔷薇洞、洗屐池、调马路、东西二眺亭等,现在山中建筑物已荡然无存,仅存谢安墓、墓碑及洗屐池、蔷薇洞遗迹。此外,尚有山西面的"东山指石"、山下江中的"琵琶洲"、谢安钓鱼石等自然景观。唐代李白《忆东山》诗:"不向东山久,蔷薇几度花?白云还自散,明月落谁家?"宋代陆游《吟东山》诗:"岂少名山宇宙间,地因人胜说东山。江拖银练秋波淡,峰削芙蓉翠嶂环。别墅有棋沙缉缉,断碑无字藓斑斑。几更梵宇勋名在,不与蔷薇一样残。"清代著名学者阮元《过谢氏东山》诗:"云水东山春放船,谢公裙屐忆当年。苍生寄托伤温浩,青史功名冠石玄。扪虱有人知唳鹤,围棋无暇笑投鞭。始宁残墅今何处?惟听风泉似管弦。"白马湖  位于县东北部横塘、五驿二乡境内,。创于东汉,原名渔浦,传说虞舜避丹朱到上虞时曾在此打渔。《水经注》记载:"白马潭,潭之深无底,传云创湖之始边塘屡崩,百姓以白马祭之,因以名水。或谓故县令周鹏举出守雁门,志务幽闲,思上虞景物之胜,乘白马泛铁舟,全家溺于此,时人以为地仙。"白马湖三面环山,水源丰富,幽静恬适,景色宜人。20年代初,经亨颐、王佐得陈春澜资助在湖畔创立春晖中学,聘请了诸多知名学者任教,更使白马湖美名远播。白马湖现有水面250亩,最深处约8米。湖畔的春晖中学现为省重点中学。夏丏尊故居"平屋"整修一新并向游人开放。此外,尚有经亨颐故居长松山房、何香凝故居"双清楼"、丰子恺故居"小杨柳屋"等建筑的部分遗迹。经亨颐《白马湖偶句》诗:"湖居春暮雨蒙蒙,新绿在梅黄在松。犹有寒花开未尽,山茶残斗杜鹃红。"柳亚子《白马湖即景》诗:"红树青山白马湖,雨丝烟缕两模糊。欲行未忍留难得,惆怅前溪叫鹧鸪。"凤鸣洞瀑布  又名仙姑洞瀑布,位于丰惠镇东南约5公里凤鸣山山腰,故名"凤鸣";又传说很久以前有一女子在此修炼成仙,故名"仙姑"。又传说汉代魏伯阳在此炼丹,丹成仙去。石洞为壁立山崖上一道巨大裂隙,是由于山体变动或流水冲刷而成,洞口仅能容纳一、二人同时进出,洞内一股山泉自10余米高的洞顶飞溅而下,雨雾迷蒙,形成瀑

上虞县志中关于白马湖的记载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zhufutaobao
  • 文件大小29 KB
  • 时间2020-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