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东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序言 “十二五”时期(-),是我市全面建设基本现代化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启东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主要阐明“十二五”期间启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发展重点和工作举措,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职责,编制和实施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类专项规划、年度计划以及制定相关政策的重要依据,是启东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引领全市经济社会创新转型、跨越发展的行动纲领。 第一章发展基础和环境第一节“十一五”显著成就“十一五”期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突出“创新、率先、和谐”发展主题,积极应对国内外宏观环境多变的严峻挑战,紧紧围绕建设“桥港时代新启东”的战略目标,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扎实推进“十一五”规划《纲要》的全面落实,国民经济始终保持又好又快的发展态势。这一时期,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取得了显著成就,为“十二五”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奋力向基本现代化目标迈进奠定了坚实基础。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综合实力显著提升。至“十一五”期末,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53:,二、。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3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5000元。,%,,%。新型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工业经济总量持续快速增长,“十一五”期末全市完成工业总产值1510亿元,比“十五”期末净增1049亿元。规模工业不断壮大,全市规模工业企业已达827家,亿元企业达218家,分别比“十五”期末净增384家和176家。产业结构不断优化,集聚发展态势日益明显,全市已形成电子信息、海工船舶、精密机械、电力能源、电动工具、医药化工、纺织服装、临港产业等八大支柱产业。建筑业规模进一步壮大,“十一五”期末全市建筑业产值达到320亿元,年均递增20%。农业产业化取得明显成效。农业结构不断优化,全市高效作物种植面积迅速扩张,四青作物面积已发展到52万亩,设施农业面积达20万亩。养殖规模化程度不断提高,主要畜禽规模化养殖达90%以上。项目农业快速发展,全市农业龙头企业和农业园区的投入资金逐年递增,企业规模不断壮大。渔业经济发展步伐加快,“十一五”期末全市实现渔业总产量34万吨,实现渔业总产值48亿元。现代服务业加速发展。“十一五”期末实现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1亿元,%。台湾风情街、明天广场等一批服务业重点项目相继建成,乐天玛特、苏果、世纪联华等大型超市相继开业,全市大型商场和星级宾馆拥有数居南通县(市)之首。旅游业发展步伐加快,完成了旅游业总体规划的编制,圆陀角旅游度假区、吕四风情区等景点建设全面启动。新兴服务业发展较快,物流、商务、金融、信息咨询、科技研发、服务外包等全面发展。江海开发全面推进,发展优势日益凸显。全社会投入持续增长,“十一五”期间,全市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39亿元,是“十五”,实施了一大批重大基础设施和产业项目。支撑产业发展的平台更加完善,“两区三园一带”已经成为全市产业发展的核心区和主平台。吕四大港开发进程加快,港区总体规划已获国家交通部和江苏省政府批准,挖入式港池工程基础准备工作全面完成,即将正式启动,2个5万吨级综合海运码头已经建成并实现通航作业,吕四港区6个码头一类口岸临时开放获批,一类口岸正式开放工作全力推进,吕四渔港经济区工程全面建设,大洋港海口枢纽工程获准立项。滩涂围垦取得显著成效,五年累计匡围滩涂面积10万亩。沿江开发快速推进,长江岸线资源有效整合,岸线和腹地开发利用水平显著提升。沿江船舶工业带已集聚20多个海洋工程与船舶修造企业,总投资达300多亿元。大唐吕四港电厂、中远海工、太平洋重工、胜狮货柜、艾力斯制药、宏华海洋油气装备等一批重特大项目相继落户、建成投产。城乡社会统筹发展,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十一五”期间,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城乡面貌日新月异。全市累计投入各类城市建设资金220多亿元,%,比“十五”期末提高了7个百分点。城市基础设施日益配套和完善,城区路网工程加快推进,市区道路面积从底的161万平方米增加到270万平方米。全市交通框架不断完善。崇启大桥加快建设,结构即将全面贯通。宁启铁路启东段工程可行性研究经过交通部评审,并完成初步设计。累计建成公路达3150公里,基本形成“三横、四纵、二沿、一高速”的主要干线骨架。农村建设成效显著。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全面建成启用。五年累计新
启东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