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声音的音调、音色、噪音和乐音Ⅰ.知识梳理一、要点提纲:(1)儿童的声音通常比成人的高,女生的声音通常比男生的高,声音的高低就是音调。音调的高低取决于发声体振动的快慢。注意区分:物理学中,用声音的“高”“低”表示音调,即声源振动的快慢。而响度一般用声音的大小或强弱来表示。频率:把物体每秒钟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用f表示。频率的单位是赫兹,符号Hz。选择:发声体的振动越快,声音的频率就越(高、低),音调就越(高、低)。音调与物体的长短、粗细、松紧有关,物体越长、越粗、越松,音调就越低,反之,则越高。举例:笛子发出的声音。(2)超声与次声人耳朵能听到的声音频率有一定的范围。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是20-20000赫兹。把频率低于20赫兹的声波称为次声波,把频率高于20000赫兹的声波称为超声波。,不同乐器演奏同一音符的声音也不同。由此引入了声音的第三个特征——音色。音色又叫音品,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与特色。音色是区别不同发声体的重要依据。各种乐器发出声音并不是单一的频率,而是由不同的频率和振幅组成。这种不同的声音的频率组合情况不同,导致声音的音色就不同。观察课本P22的图1-2-9,不同的乐器的波形是不同的,音色也不同。发声体的性质、形状、发声的方法等都能影响音色。、噪音(1)知识点:效果区别举例乐音悠扬、悦耳,令人心旷神怡振动波形是有规律的乐器演奏的声音、歌曲声噪音刺耳、难听,令人心烦意乱振动波形是杂乱、无规律的电锯声、机器声(2)噪声的危害①当代社会的四大污染:噪声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②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的杂乱无章的振动发出的声音;环境保护的角度,噪声是指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③人们用分贝(dB)来划分声音等级;听觉下限0dB;为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90dB;为保证工作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70dB;为保证休息和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50dB。④噪声的控制控制途径练习在马路两旁装上隔离挡板,在马路两旁种植树木,都具有的作用。试解释原因。章节梳理控制噪声源控制噪声的传播途径保护受噪声影响者从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3Ⅱ.例题解析【例1】如图所示,向暖水瓶中灌开水时,,再想一想这是为什么?【答案】声音的音调与物体结构有关。水快满时,瓶内空气柱变短,空气柱振动发出的声音音调变高。【例2】妈妈买瓷碗时常把两只瓷碗轻轻碰一碰,听听发出的声音,她判断瓷碗好坏主要是根据声音的()【答案】C【例3】以下减弱噪声的方法中,属于在声源处减弱的是()【答案】C拓展与延伸【例4】为了探究声音的音调与物体振动的情况有什么关系,某同学找来四个相同的玻璃瓶,往玻璃瓶里装不同高度的水,并做了仔细的探究,如下图所示。步骤1:当他用嘴贴着瓶口吹气时,听到四个瓶子发出声音的音调有高有低。请你按音调由低到高的顺序排列瓶子。【答案】吹气时,发出的声音是由于瓶内的空气振动产生的。物体的长度越长,音调越低,故音调由低到高的顺序:丙、乙
初二-声音的音调、音色、噪音和乐音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