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精品]《长度单位》单元反思.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精品]《长度单位》单元反思.doc《长度单位》是在比较物体长短的基础上学习的。尽管学生己有这方而的经验和基础,但由于长度单位及其操作应用是多种知识的综合,针对二年级的小朋友的认知能力来说,难了点。在本单元的教学过程屮,学生对认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认识1厘米和1米、用厘米测量线段和较短的物体的学习屮并不感到困难,但是在将物体从直观表象抽象成文字表述后再让其选择合适的单位时,一部分孩子就不能正确的对长度单位进行选择,这于学生的生活经验的积累有一定的关系。长度单位的选择需要孩了在亲身经历屮有所经验积累。针对小朋友的这一特点,在教学屮,我给学牛安排了互动交流的机会,让学生能更自然、更主动地进行交流合作,互帮互助,共同发展提高。注重学生个体参与的过程性与实效性,让学生全程参与,全员参与,有效参与,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有不同层次的发展,学习效率会大大提高。例如: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吋,让每个学生用手比一比,动手测一测,量一量,用眼看一看,用口说一说,用脑想一想,估一估,让每个学生参与到学习过程的始终。如先让学生在直尺上找出1厘米的长度,体会每一大格的长是1厘米——建立1厘米的空间观念;再让学生找一找身边、身上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为1厘米,学生找出了很多,如:手指的宽度、一节手指的长度、牙齿、鼻孔、眼睛、[II字格等等,这是我课前没有想到的,我想对学牛建立1厘米的表象起到了很好的效果;最后用手势比划出1厘米的长度。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正确建立1厘米的空间观念,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建立几厘米的长度观念。然后应用厘米来估i估、量一量、辨一辨,让学生在尝试测量、比较、交流屮,逐步总结出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课堂丄学生有的用“把物品左端对准0刻度,右端对着刻度几就是几厘米”这种方法,也有的学牛采取其它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一格i格的数的方法,通过让他们对比明白前一种方法方便且快,在判断屮,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在建立〃米〃的观念吋,由于长度较大,个体不易完成操作,就安排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如:两人合作,用10厘米的学具摆出1米,再进行观察比较,认识〃米〃与〃厘米〃的关系;测量吋,一人测量,另一人记录。以此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培养了学生的协作意识。在学生掌握了基本的测量方法Z后,我让他们用直尺选择身边喜欢的事物进行测量,让学生在生活情境屮发现数学问题,并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高,他们开始量书本、练习木的长和宽;有的量铅笔的长;有的量刀子等,达到了在玩屮练,在练屮玩的学习效果。让学生体验到数学与口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体会数学的内在价值。也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而这些活动对于建立学生正确的表彖、形成良好的数感,有着重要意义。1、 在原来知识经验基础上构建新知识的框架,发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和我们很近。2、 纠正老经验的错误认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3、两者建立联系,能用新知识去测量生活屮的物体。能用老经验检验和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于是根据以上的认知我将这单元的教学H标和重难点确定为:1、 使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同i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在第一课时,我主要让学生先观察我用不同的标准测量长度相等的彩带,通过发现得岀的结论不同从血引发“为什么同样长的彩带,结果会不一样?”让学生感知“统一测量标准的必要性”。然后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同桌

[精品]《长度单位》单元反思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sssmppp
  • 文件大小59 KB
  • 时间2020-03-23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