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48例)和对照组(n=46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丹红注射液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变化及治疗后两组的有效率。结果:治疗2周后,治疗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治疗组有效率较对照组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常规治疗包括胞二磷胆碱钠、毗拉西坦、维生素及低分子右旋糖酉干或甘露醇等,根据病情需要使用抗血小板聚集或抗凝药物治疗,并积极控制危险因素,防治并发症。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再给予丹红注射液20ml加入5%葡萄糖液或生理盐水静脉滴注,1次/d,维持治疗2周。,其中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1%-100%为痊愈,减少46%~90%为显著进步,减少18%~45%,为进步,18%以下或增加不足18%为无变化。总有效二痊愈+显著进步+进步。,计量资料以(x士s)表示,先进行正态性检验和方差齐性检验,满足要求后两样本均数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治疗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详见表1。表1治疗前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x士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详见表2。表2治疗后两组有效率比较3讨论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由各种原因导致脑部血液供应障碍,脑组织缺血缺氧坏死而出现相应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其主要原因是血脂异常导致的动脉粥样硬化及血黏度增高导致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因此,促进脂质代谢、降低血黏度、改善脑循环是防治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主要措施。丹红注射液是中药丹参和红花的复方提取制剂,其中丹参味苦性微寒,归心肝经,功能通血脉、散瘀结,为主药;红花性味辛温,归心肝经,功能化瘀血、通经络,为辅药。两药合用,相辅相成,具有活血通络、祛瘀生新之功,且祛邪而不伤正[2],临床用于瘀血阻络之中风。同时丹参为沉降之药,红花为升浮之品,两药合用,一升一降,内外通和,行气活血。临床药理研究表明,丹红注射液主要成分包括丹参酮、丹参酚酸、红花黄色素、红花酮昔等,其中丹参酮和丹参酚酸具有扩张血管、降低血黏度、减小血管阻力、增加红细胞顺应性等作用,并能清除自由基,拮抗Ca2+内流,改善ATP酶活性,对脑组织具有明显保护作用[3]。同时,丹参酚酸还具有较强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红花黄色素和红花酮昔能有效降低血小板的粘附性,激活和释放TXA2,激活血管内皮细胞释放PGI2,维持外周循环中TXA2和PGI2的平衡,防治缺血再灌注损伤[4]。此外,丹红注射液还能降低血TC、TG和LDL2C水平,抑制活性氧(ROS)的产生,对动脉粥样硬
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