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九科目物理授课时间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提问:小明利用动滑轮将木料运上楼,对木料做功了吗?这个功的大小与用绳子将木料直接提上楼相等吗?(引导学生从实际考虑)师:这个问题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机械效率。(板书课题)探究新知再次探究动滑轮(1)直接用弹簧测力计提着一个重物测出它的重力和移动的距离。记下数值。(2)使用动滑轮将这个物体提高相同的高度记下拉力和高度的数值。(3)改变钩码的个数重复上述步骤。比较使用动滑轮和不使用动滑轮做功数值的大小。引导学生探究:出现以上问题的原因是什么?指导学生认识:象刚才直接用手将钩码提到一定的高度是我们的目的,所做的功叫有用功。记作W有用。象刚才使用动滑轮提升物体时,需克服摩擦力做功,还要克服动滑轮的重力做功,虽然这些功并非我们所需要的,但又不得不做的,我们把它叫做额外。记作W额外。如果把手的拉力对动滑轮做的功叫做总功,记作W总。则总功应等于有用功与额外功之和:W总=W有用+W额外2、指导学生认识机械效率出示:下面有几种衡量机械好坏的方法你认为那种好?做功越多的机械越好做功越快的机械越好做有用功比例越多的机械越好指导学生讨论后板书: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叫做机械效率。机械效率=有用功/总功×100%即:η=W有用/W总×100%讨论:W有用与W总谁大?所以η的值应是多少?课题机械效率类型新授教学内容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一章第五节——机械效率教学目标1、经历使用动滑轮的实验探究过程,了解什么是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理解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2、理解什么是机械效率。学会用机械效率的公式进行有关问题的简单计算。3、了解常用机械的效率,通过讨论、分析,了解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教学内容分析重点:了解什么是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及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理解什么是机械效率。并用机械效率的公式进行有关问题的简单计算。了解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难点:了解什么是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及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了解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学情分析从学生方面来看,由于机械效率概念涉及到“总功”、“有用功”、“额外功”等概念,而功的概念本身又比较抽象,因而要区分并理解这些概念,对初中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要能轻松自如地解决有关机械效率的问题,关键是真正弄清有关概念,并能正确地加以区分,所以本教学设计以及实际教学中在有用功、额外功、总功的概念理解上花的时间比较多。教学过程设计一般情况下:起重机的机械效率是40%——50%,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60%——80%。3、探究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提问: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你认为如何才能提高它的机械效率?引导学生探讨,给予必要的帮助。板书: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与下列因素有关摩擦力动滑轮的自重重物的重量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主要有;在滑轮的转动轴中加润滑油,以减小摩擦力减小动滑轮的自重使机械在满载的情况下工作,以增大有用功的比例。4、练习:完成伸:完成练习册第8、9、10、题6、作业:练习册第1、3、4、6题板书设计机械效率 :我们所需要的功。额外功:对于额外负担所不得不做的功。 总功:有用功与额外功。 :有用功与总功之比。公式没有单位,小于1,常用百分数表示。 :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 提出问题 猜想 设计实验方案 进行实验 分析数
功、功率、机械效率备课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