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读《自由在高处》.doc


文档分类:管理/人力资源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读自由在高处这本书读得很快。书里有一些内容和《重新发现社会》的内容是一样的,这本书的特色是作者用了大量的电影来阐明自己对个体生命的看法。书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一篇是《集中营是用来干什么的?》,这篇文章表示了作者一个观点:即使在最不自由的处境下,人依然是能够追求自由的,因此“集中营是用来逃跑的”--这种永不言弃的精神是本书中最可贵的思想之一。   关上此书,有些话留在记忆中:要自由,不要主义;宽容比自由重要;没有医治社会百病的良药,社会改良是一点一滴地完成的......  下面是摘录:   1、P70 据说首次提出“战略知识分子”概念的是中国人民大学的陶文昭教授。在她看来,中国社会中大部分知识分子属于战术性的,局限于解决日常生产和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即技术性的、对策性的问题,因此中国还要有一批“务虚的、踱方步”的战略知识分子。她们“有鹰一般的宽广视野、鸭一般的敏锐告知、鸡一般的社会关怀”。   战略知识分子横空出世,她们是知识分子中的战斗机,她们的功绩远在战术知识分子之上。上述排比同样充满喜感--以战略眼光看,就是要求战略知识分子能够以禽为师,具备禽界空军的视野与禽界步兵的敏感。   解读:这篇《地图知识分子》在讽刺中有幽默,体现了作者犀利的笔锋。   2、P88 《集中营是用来干什么的?》中的几部电影:《肖申克的救赎》、《勇敢的心》、《动物庄园》、德国电影《隧道》    解读:这篇文章提到了一个心理学上的实验,研究的是“习得性无助”,作者因此说“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绝望的人”。   3、P95 《人质为什么爱上绑匪?》    解读:这篇文章从斯德哥尔摩综合症谈起,认为“体制化”与此是同样的,从而提醒人们要防止“被体制化”。下一篇《奖励你,控制你》进一步谈到奖励比惩罚更可能会摧毁一个人的意志。《奖励你,控制你》中提到了逃狱电影《肖申克的救赎》、《逃出亚卡拉》、《巴比龙》、《美丽人生》、《送信到哥本哈根》、《逃狱》。还提到一个警察为了“救赎”妓女的电影《监禁》,还有泰国电影《13骇人游戏》、《本能反应》。   4、P105 《不自由的秩序如何杀人?》   解读:这篇文章正如文头所说,是分析奖励以外的对人的控制的方式,即人们如何经过已经建立起来的一套秩序或者规则来杀人。《Tzameti》("13",格鲁吉亚语,又译《百万杀人游戏》)分析社会之恶,这种社会之恶是经过一个个规则或秩序完成杀人的目的并支付“血酬”的,这社会总是试图经过建立起一系列的规则,让各怀私欲的人们心甘情愿地服从它,然后在集体无意识中一次次兑现杀人或者被杀,在这种极其残酷的规则面前,“庸常的恶”,成为规则的严格执行者与遵守者。    P108 当社会秩序建立于彼此剥夺的侥幸之上,任何未得到的幸福都是不确定的,而得到的也是不牢靠的。在这种虚伪的秩序中,没有人能设计好自己的前途,安排好自己的一生,更不可能如贝多芬所言“扼住命运的咽喉”。每个人看似兢兢业业,然而谁也不能掩盖这种秩序的拼凑本质。此时,社会不过是一个经过临时拼凑起来的规则来剥夺生命或转移财富的场所。所谓“有钱的捧个钱场,没钱的捧个命场”,人们遵守规则,却彼此伤害,社会满盘皆输。“合法伤害权”的背后,没有谁是最后的胜者。对于这种充满劳

读《自由在高处》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业精于勤
  • 文件大小19 KB
  • 时间2020-03-26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