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怎样教好“看图作文”康兰泰(永登县柳树乡中心小学永登730300)看图学文既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又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精讲点拨。根据学生的观察力、思维力、想象力和理解力等特点,采用启发式教看学方法,处理好“看图”与“学文”的关系,就一定能收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关键词:看图理解想象学文“看图作文”是看图学词学句向课文过渡的一种教材编排形式。这是由生动、形象的图画和描述图画的文字组成的一种课文类型。目的在于凭借形象的图画,帮助理解课文,图文结合,培养阅读与观察、思维能力。图画是短文的一种形象表现,短文是图画的具体内容。少年儿童的思维是具体形象的。如果能做到图文紧密结合,就有利于儿童理解语言文字,进行词和句的训练。如果能掌握“看图学文”的学习方法,不但能使学生学会理解课文,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而且还能够培养学生观察、理解和想像能力。发展学生的语言和思维能力,从而提高语文的教学质量。那么,该怎样来教学“看图学文”呢?一、教给看图的方法,训练思维的条理性。看图时要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观察单幅图,由上到下,或由近及远,或从左到右,或从人物到景物,或相反。例如教《画》一课,教师先引导学生按从远到近的顺序先看远处的山,再看近处的鸟。接着让几个口头表示能力较好的同学口述图意,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课文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头表示能力。观察多幅图,要一幅一幅地仔细地看,不但要看懂每幅图的图意,而且还要能把几幅图联系起来思考,并能补充有关内容。例如教学《雪孩子》一课,课文以连环画形式出现,教师要一幅一幅地引导学生联系起来思考,让学生先弄懂每幅图的内容,再让学生连起来说一说图意。这样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训练学生按一定顺序观察,就是训练她们思维的有序性、条理化。观察有顺序,思维有条理,说话才会有条理。二、图文对照,相互印证。“看图学文”的每幅图,都是紧扣课文内容而作的,教学时,首先要指导学生仔细看图。接着再指导学生学文。要切实做到“看图学文”,而不是“学文看图”,更不是“看文学文”。要充分利用课文的每一幅图,使图文结合。在教学中,为了使这两个方面紧密联系起来。教师可先设计几个问题来引导学生仔细看图,从图中找出答案,然后再让学生阅读课文,而且要对照图画,看自己刚才从图中所找的答案是否正确,从而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例如教学《乌鸦喝水》一课,教师让学生先仔细看课文中的三幅图,接着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来仔细看课文中的三幅图:1、乌鸦开始为什么会喝不着水?2、后来乌鸦又是怎么喝到水的?学生仔细观察图后,就会各用一句话来概括图意:1、瓶子里有水,可是乌鸦喝不着。2、乌鸦往瓶子里放小石子。3、瓶子里的石子多了,水升高了,乌鸦喝着了瓶子里的水。这样就能够培养学生知道怎样用完整的话把图意表示出来。三、由表及里,加强对课文的理解。“看图学文”是经过观察图画来理解课文内容也。也就是从图悟文,在学生理解图文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由表及里地弄懂“图意”和“文意”所要表示的思想感情。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要抓住图中的主要部分和重点,再次让学生细致地观察每幅图,并经过分析、想象、综合归纳来理解课文的内涵。例如教学《司马光》一文时,在学生理解了司马光为何要举起大石头,使劲砸那口大缸的原因,是为了在万分危急的情况下
谈谈怎样教好看图学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