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复得返自然陶.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复得返自然——陶渊明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反自然。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这首《归园田居》(其一),描绘了纯净幽美的江南田园风光,抒写了诗人弃绝官场、归隐田园后感到得返自然、终适本性的欢悦,反映了诗人对黑暗现实、龌龊官场的憎恶,体现了诗人傲俗任真、守拙抱扑的高尚节操和人生追求。其辞其文、其意其境、其情其志,不知感染和启迪了封建社会里多少雅好高洁的文士。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南)人陶渊明(365—427),是东晋开国元勋陶侃的重孙,青少年时仰慕曾祖父功业而“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怀有大济苍生的理想,加上家境衰落而生活困难,故至中年时数度入仕做官。可是,怀高尚、抱孤介的他,愤疾士族统治下“八表同昏,平陆伊阻”的现实,慨叹“举世少复真”,每每“不堪吏职,少目自解归”。41岁时,他出任彭泽令,仅在职80多天,就因不愿束带拜迎郡邮督,浩叹“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随即弃宫归乡,同时写了一篇《归去来辞》,表达从此绝别官场。解脱“形役”、投身自然的心志: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这篇辞作,形式是骚体的流变,内容与归乡隐居后即作的《归园田居》(其一)相似。因是陶渊明愤而弃官、毅然归隐时所作,它也更为强烈地抒写出作者“心为形役”的痛苦、迷途知返的悔悟,归返田园的欣喜、寄情自然的憧憬,它的感情真挚而深沉。语言朴素而清雅、音韵明快而和谐,足显陶渊明的诗情文风,令后人推赏备至,后辈同乡、北宋早期的文坛领袖欧阳修竟称:“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一篇而已。”本来就由贫而仕的陶渊明,归隐后就只能躬耕自养了,而且生活日益艰苦困顿。正像他在诗中描述的那样,“贫居依稼穑,戮力东林隈”、“躬亲未曾替,寒馁常糟糠”,可是,他“不言春作苦,常恐负所怀”,“竟抱孤穷节,饥寒饱所更”,无怨无悔地在田园生活中酣饮以陶然、赋诗以抒怀,在投身自然中“击壤以自欢”,“傲然以称情”。他真切地抒写了从事农业生产的欣豫感受,如《归园田居》其三。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为违。他“寄酒为迹”而写成的组诗《饮酒》二十首,则集中地反映了他的生活感受、思想境界和人格精神。其第五首写道: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己忘言。人境是不可超越的,陶渊明也只能在人境结庐,但他达到了“心远”尘世的精神境界,故庐在人境却地自偏远,犹似生活在“无车马喧”的宁静真朴社会。菊花、东篱、南山、山气飞鸟,都是人境中的自然物,但他与之投合而兴致悠然,体悟到不可言传的自由快适的人生“真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两句,生动形象、逼真传神地写出了他在田园生活中的恬淡安闲,深得后人赞誉。《饮酒》第八首,以青松自喻,表现了陶渊明高洁坚贞的人格: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凝霜殄异类,卓然见高枝。连林人不觉,独树钟乃奇。提壶挂寒柯,远望时复为。吾生梦幻间,何事绁尘羁。在《饮酒》第九首

复得返自然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