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广义上讲,收益分配包括销售收入取得以后的成本的补偿、税收的支付以及税后利润的分配等问题。从狭义上讲,收益分配是指企业将其净盈余(税后利润)分配给投资者的过程,又称利润分配。收益分配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企业与各方面的经济关系,关系到企业的前途和发展。第一节收益分配1苏州大学商学院会计系一、利润分配的原则遵守国家法律,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要处理好分配与积累的关系,增强企业活力企业分配要适当考虑员工利益,提高各方面的积极性实行“三公”原则,一视同仁地对待所有投资者坚持以丰补歉,保持稳定的分红比例2苏州大学商学院会计系二、利润分配的程序1、支付罚没损失、迟纳金2、弥补以前年度亏损3、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4、提取公益金5、分配优先股股利6、提取任意盈余公积(当股东大会批准)5、向企业所有者分配利润3苏州大学商学院会计系(一)支付罚没损失、迟纳金税法规定,不得用罚没损失、税收迟纳金扣减应纳税所得会计处理方法:平时核算:记入“营业外支出”借:营业外支出贷:银行存款借:本年利润贷:营业外支出计算应纳税所得时予以调整,加入到利润中,增加应纳税所得,据以计算应纳所得税。4苏州大学商学院会计系(二)弥补亏损税前弥补税后弥补——五年为分界5苏州大学商学院会计系(三)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比例:税后利润的10%当法定盈余公积≥50%注册资本,可不再提取用途:1、弥补亏损2、转增资本3、分配股利(超过注册资本的25%的部分)效果:直接增加了企业的自有资金,扩大了再生产。6苏州大学商学院会计系(四)提取公益金公益金的性质——属于盈余公积的一种,用于职工集体福利设施集体福利基金和职工福利基金集体福利基金职工福利基金来源不同税后利润进入成本计提基础和比率税后利润的5%工资总额的14%用途不同用于职工集体福利设施用于职工医疗、困难补助等性质不同所有者权益负债清算时处置不同归所有者先还给职工7苏州大学商学院会计系(五)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注意区分不同性质的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按协议规定办理股份制企业→先优先股,后普通股注意:若需提取任意盈余公积,应先提取,再分配股利。8苏州大学商学院会计系三、利润分配的制约因素(一)、:现金(广义)、实物股份制企业:股票股利、,不得将投入资本用于分配,“实收资本”的帐面余额不得减少9苏州大学商学院会计系(二)合同的制约因素1、合作经营协议规定的利润支付方式、时间等2、重大贷款、债券发行→债权人及管理当局要求对利润分配比例作限制等3、优先股条款→要求保留一定的未分配利润到下年,以保证下年优先股的权益10苏州大学商学院会计系
收益分配和股利政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