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浅析舒曼《交响练习曲》的创作特征.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浅析舒曼《交响练习曲》的创作特征.doc浅析舒曼《交响练习曲》的创作特征摘要:舒曼在钢琴方面的创作对于19世纪的德国音乐乃至世界音乐都冇着极其重要的贡献,他的音乐时而浪漫、吋而矛盾。本文选取了舒曼的代表作Z—《交响练习曲》,并通过复调技法、主题以及节奏等三个方面来阐述乐曲的创作特征,从而让人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和了解舒曼钢琴艺术的无限魅力。关键词:《交响练习曲》;复调技法;主题;节奏罗伯特•亚历山大•舒曼(RobertAlexanderSchumann,1810-1856)是19世纪中叶徳国浪漫主义作曲家、钢琴家及音乐评论家。他擅于采用浪漫主义的手法来表现德国现实生活屮的种种,并为19世纪的音乐评论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与此同吋,舒曼在声乐和钢琴创作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其钢琴方面的创作涉及了叙事曲、交响曲、幻想曲、协奏曲等,代表作包括《阿贝格主题变奏曲》(,1830).《蝴蝶》(,1829-1831)、《狂欢节》(,1834—1835)、《童年情景》(,1838)等。其中,《交响练习曲》(,1834)不仅是舒曼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而且是舒曼钢琴作品中技术难度较大的作品之…。乐曲的标题突出了“交响”二字,暗示了乐曲宏伟壮大的磅礴气势,其主题来源丁舒曼初恋情人的父亲所创作的一首变奏曲。笔者通过对相关资料进行搜集整理以及演奏该乐曲的经历,对乐曲的创作特征进行以下分析。首先,复调技法在乐曲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舒曼对巴赫十分赞美和崇拜,研究过很多巴赫的复调作品,其最好的对位音乐分散在他不同时期的许多作品中,如《交响练习曲》的第七变奏。[1]"“舒曼钢琴作品的旋律具冇五种特征[2]”,其中之…就是“常以对位手法卡农或赋格处理旋律。这是舒曼孜孜钻研巴赫作品所获得的理念。[2]”“《交响练习曲》可以说是运用复调技巧的杰出例子。[3]”可见,复调技法是这首乐曲的重要创作特征之一,认识和理解乐曲中的复调特征对演奏是极有益的。乐曲屮的练习曲一、四、五、六和八具有典型的复调特征,是名副其实的复调音乐。练习曲一(如1一4小节[5][P109])中,乐曲采用的复调技法表现为:同一种音型在不同音高上的模进进行。这四个小节的第一个音分别为do、fa、re、sol,可以理解为两组四度音程的模进,而紧接的四个小节则是对前面音型的进一步展开,这种复调技法既利于演奏者的记忆,同时也能让听众对旋律的走向更加明了。练习曲四(如1—4小节[5][P113])和练习曲五(如1、2小节[5][P114])采用了卡农的创作手法。前者两个声部的节奏型和材料都很统一(如两个声部使用相同的和弦),但其和弦的进行却是相互交错的,仿佛是在“轮唱”,同时由于和弦所具有的饱满和声,使其音响效果十分宏伟。而后者两个声部在横向的旋律音上是一致的,但观其纵向的节奏型却是另一番“你紧我松”的对比。练习曲六[5HP115],乐曲则采用了卡农式模仿,即“应句在主句开始后即进入[6][P55] 由于这个练习曲整体速度较快且低音声部的节奏是附点节奏,因而形成了一种互相追逐的感觉。同样,练习曲八(如1—4小节⑸[P117])仍采用了模仿的手法。在旋律材料上,高音声部是低音声部“不甚精确的重复[6][P54]"o但两个声部是先后进入乐曲的,且速度比较缓慢,音乐情绪较抒情,仿佛是“男女声的深情对唱”。

浅析舒曼《交响练习曲》的创作特征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sssmppp
  • 文件大小63 KB
  • 时间2020-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