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货币供给第一节货币需求第一节货币需求一、货币需求定义指一定时期内,社会各部门(政府、企业、事业和个人)在既定收入或财富范围内愿意且能够以货币形式持有财产的需要。宏观货币需求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的经济发展与商品流通所必需的货币量。货币需求微观货币需求从企业、个人或家庭等微观主体角度进行考察,分析微观主体持币需求。二、货币需求的分类名义货币需求个人或家庭、企业等经济单位或整个国家在不考虑价格变动时的货币持有量货币需求实际货币需求各经济单位或整个国家所持有的货币量在扣除物价因素之后的余额。三、货币需求理论马克思的货币需求理论公式表明:货币量取决于价格水平、进入流通的商品数量和货币的流通速度这三个因素。古典货币数量论——费雪方程式IrvingFisher(1867–1947)MV=PTPT=名义收入=,:——剑桥方程式AlfredMarshall(1842-1924)1917年,英国剑桥大学庇古教授根据他老师马歇尔的观点,提出了现金余额数量说M=KPY货币流通速度人们的持币时间和持币量“人们愿意保持的备用购买力”人们的财产和收入中多大一部分以货币形态贮存起来。持币动机:第一,得到便利与安全第二,投资收益少,人们愿意持有货币第三,直接消费得到的效用较低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JohnMaynardKeynes(1883-1946)凯恩斯认为,人们有了货币收入后,将进行两个抉择第一选择:消费和储蓄的比例。这是时间偏好的选择第二选择。储蓄中是现金形式与购买国债形式的比例。(假设金融市场只有两种金融资产)交易性货币需求货币的预防性需求投机性需求凯恩斯认为,货币具有完全的流动性,而人们总是偏好将一定量的货币保持在手中,公众持有货币的动机有三:交易性货币需求和预防性货币需求都是收入(Y)的增函数,投机性货币需求是利率(r)的减函数L=L1+L2=f(Y)+f(r)凯恩斯流动性陷阱假说债券价格=债券利息/利率利率的不确定性将造成债券价格升降,人们便在持有债券和持币之间选择。当利率降低(债券价格提高),且低于某种“安全水平”时,人们预期未来利率将上升(债券价格下跌),愿意多持有货币,任何措施都不再能使利率继续下降。这种无能为力的状况,恰如落入陷阱一样。
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综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