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花开的声音树人高一(四)班丁紫璇孝,老在上,子在下,意味着一种承担。古人早已给后人定好了规矩,“孝”也是中华民族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原本以为“孝”是很正常的一件事,至于那样大张旗鼓地进行颁奖典礼吗?我原本也是不屑的,所谓的孝心少年无非是家境贫困,父母卧病在床,所以不得不承担责任,这样便成为孝心是否太过矫情?我怀着质疑的心情还是决定先观看再定论。“像等待一场天籁的洗礼,像等待一场天下的共鸣。”这些孝心少年却着实给我的心灵进行了一场洗礼。介绍的第一位十六岁少女黄凤,给我留下了最深的印象。在她六岁时,父亲瘫痪,母亲出走,真正是十年如一日,每天她都照顾着父亲,夜里每两个小时帮父亲翻一次身。十年,三千六百五十天,八万七千六百个小时,她就一直这样坚持了下来。她在12岁时便用铁床推着父亲四处求医,从未放弃。黄凤的故事令我想到身边的一个小男孩,他的父亲以前是扬州化肥厂公司的工人。当他的父亲被查出患有尿毒症时,母亲抛下了那个家,留下他和父亲。几年前我曾随父亲带着书本文具送到他家,什么叫家徒四壁?我想那个时候我就懂了,整个家里除了老旧的木制碗柜,几乎再无家具了。9岁的他正拿着碗给父亲喂汤,那超乎同龄孩子的老练不免让人感到难过。9岁是个什么样的年龄呢?应该是在父母怀里尽情撒娇的年龄吧?应该是天真无邪有时会调皮地不写作业的年龄吧?应该是无忧无虑地等着看日漫新番的年龄吧?而这些孩子却早早地失去了童年。现如今很多成年人都对自己的父母不管不顾,再反观这些孩子,他们却勇于去承担、接受,就是这点也是令人钦佩的吧。他们所展现的除了孝心,还有坚忍和对生命的感恩。亲人们对我们的好,不是应该的,不是必须的,这个世界上没有谁欠谁,给我们的爱,是大人们负责任,我们必须感恩。这个世界上没有坐享其成,我们必须明白父母给我们的不是必须,不是习惯,是爱。曹文轩说过:“小时候就有一种对待痛苦的风度,长大了才可能是一个强者。”这些孩子就像是一株株野葵,也许没有温暖的阳光和幸福的浇灌,但他们自信而又坚韧,那花盘又大又圆,正齐刷刷地朝着正在空中滚动的那轮金色的天体……静静倾听,花开的声音。
丁紫璇孝心征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