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茉莉花》教案2.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1教学目标1、通过对中国民歌的视听欣赏和对比分析,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民歌和民间音乐的感情。2、了解中国民歌知识,引导探索中国南北民歌的风格差异及其形成原因。3、通过对同一首民歌的不同形式风格的欣赏比较,使学生明白“民歌是一切音乐创作的源泉”这一真理,从而对民歌发展的广阔前景有一定的认识。2学情分析根据音乐新课程标准的学段目标,我将从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进行学情分析。生理方面:六年级的学生将到未到变声期,要适当减少唱歌的数量要求,注意嗓音的保护。心理方面:学生的参与意识和交流的愿望曾强,所以应通过多种形式的艺术实践活动巩固和提高演唱、表现音乐的基本技能。3重点难点1、中国南北民歌的风格差异及其形成原因。2、结合流行音乐和中国民歌的对比、思考,设想民歌的前景。3、引导学生挖掘“民歌是一切音乐创作的源泉”的结论。【讲授】茉莉花一、导入新课1、欣赏歌曲,用多媒体播放歌曲《茉莉花》,学生聆听体会歌曲表达的情感,随后分组进行讨论问题并回答。(设计意图是:初听歌曲,让学生学会带着问题听音乐;自己感受,体验歌曲,来提高学生鉴赏音乐的能力。)2、歌曲介绍,再听歌曲。(设计意图是,充分发挥六年级学生学习竹笛这一特色,让学生中学的好的一个看多媒体展示的谱子视奏歌曲,让学生加深对歌曲的了解,同时在理解作品的基础上,再次体验感受作品。)二、进入新课(一)感受南北民歌的风格差异1、欣赏东北民歌《茉莉花》河北民歌《茉莉花》江苏民歌《茉莉花》2、学生思考:三首《茉莉花》的音乐风格及表达情感的相同与不同之处。3、学生讨论南北民歌的风格差异所在。4、学生跟唱《茉莉花》片段,进一步感受南北民歌的风格差异。(二)探究形成风格差异的因素1、设问:形成南北民歌风格差异的原因是什么?2、学生讨论并发言。3、小结:形成南北民歌风格差异的三大人文因素所在。4、老师演自弹自唱。1、云南民歌《绣荷包》2、山西民歌《绣荷包》5、学生根据歌曲风格,讨论。判断哪是南方民歌哪是北方民歌及原因。三、欣赏东北民歌《茉莉花》《茉莉花》,设问:A歌曲在速度和力度上有什么特点?B音乐的风格与东北人的性格有什么样的关系。C与江苏民歌《茉莉花》相比,歌词、旋律方面有何异同的地方?2、小组讨论:歌词基本相同,旋律变化比较大,显出东北人开朗的性格和音乐风格特点。3、师简介东北民歌《茉莉花》:辽宁海城的《茉莉花》旋律进行中的大跳明显增多,衬词的处理也显出东北二人转的特点。《茉莉花》,感受二人转版的《茉莉花》。(设计意图:通过对比分析,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地域的差异决定了民歌的风格。)四、欣赏河北民歌《茉莉花》《茉莉花》,设问:与江苏民歌《茉莉花》相比,歌曲的旋律有什么特点?:旋律中加入了升“sol”和升“do”等音符,显现出北方爽朗和明快的音乐风格特点。《茉莉花》:河北南皮民歌《茉莉花》在旋律中保留了江苏民歌《茉莉花》中的一些主要因素、起始音也相近似。歌词的变化使歌曲融入较多的叙事说唱性特征。《茉莉花》的旋律。五、巩固练习1、师播放三首不同地区的《茉莉花》,让学生辨别是哪个地区的歌曲。2、完成课本上的选择题。六、讨论:你认为民歌的前景如何?1、欣赏两段不同演唱形式、风格的《茉莉花》,让

《茉莉花》教案2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650986****
  • 文件大小20 KB
  • 时间2020-03-28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