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中考语文古文基础练习(三)论语八则.doc安徽中考语文古文基础练习(三)《论语》八则⑴子曰:“学而时习Z,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了乎?”(2) 了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3) TH:“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4) 子曰:“由,诲女知Z乎,知Z为知Z,不知为不知,是知也。”(5)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则其善者而从Z,其不善者而改Z。”(6) 了贡问曰:孔文了何以谓Z文也?了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7) 了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8) 子曰:“不愤不启,不煤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一、填空(每空1分,共12分)1、 《论语》是孔子及其再传弟子幣理的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记录)。它以 体和 为主。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 、 、 、 及 等。2、 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屮孔了的话语: , .3、 《论语》中,能保持君子风格的一■句是 o4、 《论语》屮,向任何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的旬了是5、《论语》屮,有许多耳熟能详的成语,请写出其屮的两个 二、 翻译句子(15分)1、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2、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3、 知Z为知Z,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三、 解释划线的实词1、学而业习Z()2、不亦说乎()3、人不知而不処( )4、不亦君子乎()5、温故而知新()6、可以为师矣( )7、学而不思则虽()8、敏而好学()9、是矩也()1()、学而不医()11、三人行()12、不愤不扈( )四、问答题1、 在孔子看来,“人不知而不愠”也是一种“君子风范”作为君子,应该具有哪些风范呢?2、 孔子曾说过“善人,不善人Z师;不善人,善人Z资。”对应课文屮的话语是哪一句?简略谈谈你的体会。3、 宋代开国丞相赵普曾说:“半部《论语》治天下。”这句活是什么意思?有什么目的?4、 “有朋白远方来,不亦乐乎?”中的“朋”指的是什么样的人?为什么会“不亦说乎”?5、 青少年正在处于求学阶段,正需要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方法,试选取课文屮有关于学习的一则,简要谈谈它对你学习的指导。
安徽中考语文古文基础练习(三)论语八则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