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明确对应关系.doc


文档分类:管理/人力资源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明确对应关系,找准答题方向----了解题型特点运用考查知识掌握解题策略对2004年高考文综第39题第(5)问的分析试题:材料四:东北曾被誉为“共和国经济的长子”。东北是计划经济体制最早建立、影响最深的地区,是我国重工业、基础工业和大中型国有企业最集中的地区。改革开放以来,东北经济在全国经济中所占比重逐步下降。1978年辽宁、黑龙江两省的人均GDP仅次于京、津、沪三个直辖市,到2002年辽、黑两省分别降到第9、第18位。(5)结合材料四,根据所学经济常识指出东北经济地位下降的主要原因及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主要对策。参考答案:东北经济地位下降的主要原因是,①产业结构不够合理,②所有制结构比较单一,③国有企业经济效益不高,④市场机制作用较小等。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①就必须大力优化产业结构,②积极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③加快国有企业的改革步伐,④激发区域经济活力,⑤确立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地位;⑥国家要给予东北老工业基地更多的政策条件和资金支持。试题分析与启示:我们在平时复习对有典型性的高考题目,若能从问题立意、情境设置、设问角度与层次、解题的思路与方法、答案的正确表述等方面进行具体的分析。这对于考生掌握正确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取得较高的成绩,非常重要。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对材料进行鉴别、比较、综合,充分利用材料和设问中所含有的实际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思路和线索,然后运用有关的理论观点去识别和分析这些材料,对所学知识进行重组整合,进而回答从材料中提出的问题。这是我们解题时所进行的思维流程。现象与原因要客观地分析经济现象产生的原因。在认识某种经济现象时,我们要具体分析是哪些客观原因引起这些经济现象的。主要从理论与实际中找出存在的现象和原因。考生首先要善于从试题设问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从提问、材料中攻取信息只是为解题提供了思路、素材,但是,对于材料分析题,我们不能只停留在下载搬用材料,而要求透过现象认识本质,对所提供的材料进行概括,所以考生要紧扣设问运用所学原理和材料“对号入座”的对接,加以归纳和概括,进行理性思考。从本题有效材料信息中,我们可以寻找造成东北落后的原因有:①东北是计划经济体制最早建立、影响最深的地区,这说明了东北经济体制尚未实现根本性转变,市场机制作用没有充分发挥,所有制结构比较单一;②东北是我国重工业、基础工业和大中型国有企业最集中的地区,这说明了东北的产业结构不合理;③改革开放以来,东北经济在全国经济中所占比重逐步下降,这又说明国有企业最集中的东北的国有企业经济效益不高。2、问题与对策具体对策与具体原因一一对应。材料与设问之间、设问与设问之间都有严密的逻辑性,在解题思维过程中如果能够把握好这一关,就能有的放矢,增强解题的自觉性和准确性。我们主要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来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根据材料提

明确对应关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xc6688
  • 文件大小33 KB
  • 时间2020-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