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循环经济的基本理论二、循环经济的基本特征、基本原则及主要体现三、循环经济在国内外的发展历程四、当今世界循环经济模式及美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做法及启示五、甘肃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任务六、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讲授提纲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胡锦涛总书记代表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作重要报告“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文化建设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政治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五大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十八大党章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着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18世纪末的地球20世纪末的地球经济系统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经济系统生态系统沿袭传统工业的发展模式,资源将难以为继,环境将不堪重负,经济社会将难以持续发展一、循环经济模式的基本理论传统经济发展模式指出生物界及人类所面临的危险我们同舟共济于一个地球、两个有限性自然资源是有限的,环境容量是有限的《21世纪议程》: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日益恶化的全球环境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2002年在巴黎发布的《全球环境综合报告》以日益恶化的全球环境呼唤循环经济为题,着重指出:“过去十年,传统的线性经济方式进一步导致环境退化和灾害加剧,对世界造成了6080亿美元的损失——相当于此前40年中的损失总和”。“最新气候模型表明,除非大大减缓资源使用,推行循环经济模式,否则到100年后的2100年,地球温度将比现在上升6度,必然导致气候变暖、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壤贫瘠、空气污染、水极度缺乏,食品生产减少和致命疾病扩散等全球性重大环境问题”。循环经济的提出背景资源需求的迅猛增长。以水为例,公元前每人每天耗水12升;中世纪约为20—40升;18世纪上升到60升;而现在发达国家的人均每天耗水量达500—600升。资源缺口的迅速扩大。目前,发达为1吨,更发达更富有的日本人均2吨,最发达最富有的美计算,到2015年中国人口达到14亿时,估计10年后国内原油产量约为2亿吨,还有12亿吨的不足需要进口。目前全球原油的可贸易量约为16亿吨,10年之内不会有太大的起伏,为满足中国的能源需求,其中3/4要供应中国消费,显然不可能。循环经济的提出人类工业化以来,经济发展模式是:自然资源——产品和用品——废物排放,这是一种“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二高一低)的线形经济。线形经济中,生产系统内是一些相互不发生关系的线形物质流叠加,进入系统和离开系统的物质流远大于系统内的物质交流。线形经济相伴随的是产生大量的废物,从而浪费资源并污染环境。人们为此进行了末端治理,其弊病也很多。
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生态立市概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