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广东省乐昌市乐昌市第一中学梅花文学介绍.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梅园》命名乐昌一中是广东省一级级学校,她遥望巍巍昌山,滨临滔滔武水,环境优雅,交通便利。学校创办于1928年秋,其前身为乐昌昌山书院。办学70多年来,期间七易其名,九迁其址。而今沐昌山之灵气,得武水之生机,办学规模不断扩大。乐昌一中具有悠久的历史,优雅的环境,优质的教学,更有与时俱进的精神意志,“是一所社会认同,家长信赖,政府满意的学校。”(韶关市等级学校评估组语)。乐昌一中具有浓厚文学氛围,1983年,肖韬华老师各班各年级文学爱好组织的基础上,成立了梅花文学社,每学年定期出版四期刊物。文学社名称由来也很好地折射出其浓郁的文学风气,相传公元738年唐朝开元名相张九龄回韶关,顺武江而下,途经乐昌时,在武江河畔的峭岩上撷取数枝梅花,顺手插在梅花头。此后这里便葳蕤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梅林,后人称之为“梅园”。这里就是现在乐昌一中校园。梅园的学子为了怀念先贤,铭记“梅花香自苦寒来”的古训,把文学社命名为梅花文学社,把社刊命名为《梅园》。,在十多年的实践中,梅花文学社走出一条卓有成效的路子。文学社成立伊始,就确立了文学社宗旨: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二十多年来,梅花文学社始终如一地遵循着这一宗旨,引领莘莘学子在浩瀚的文学海洋里扬帆远航,吸取文学的精华,感受艺术的底蕴。高品位、高境界的文学活动,培养了同学们高尚的情操,提高了他们鉴赏与审美的能力,也铸就了梅花文学社的辉煌:2001年荣获韶关市校园文学优秀期刊一等奖;2003年荣获韶关市中小学十佳文学社团称号。第二届全国校内优秀报刊评比活动中喜获全国“最佳社团刊一等奖”;2008年12月,梅花文学社被全国中语会评为全国示范性校园文学团;《梅园》被全国中语会评为全国示范性校园文学社刊。梅花文学社如阳光雨露滋润着“梅园”,园内百花争艳,清香四溢。培养了一大批文学爱好者。文学社社员有1800多文章发表在市,省,国家级文学刊物上。他们中的优秀代表是:曾韵的《亲人眼中的我》,李章斌的《敬畏自然》于2001年参加全球华人少年征文大赛获“少年美文奖”。胡伟霞的《新局长带来的风波》发表于2002年《美文》杂志,胡伟霞的《弃婴》2002年在高考中获得满分作文,载于《语文月刊》。陈良红的《走过苦难,前方一片光明》在全国表少年成长之路征文竞赛获全国一等奖,并且发表在四川省级刊物《语文第二课堂》。2007年10月国家级杂志<<优秀作文评点>><<错了>>,胡红英同学的<<辋川素描>>,周菲的<<青春日记>>。2007年该校文学社组织社员参加《韶关日报》和购书中心共同举办的读后感征文大赛中,有数篇文章优秀,被《韶关日报》登载。2007年10月韶关市教育局组织的现场作文大赛,该校社员,谢林玲和胡红英参加比赛,分别获得高中级一等奖,三等奖的好成绩。梅花文学社社员参加各项作文竞赛,有900多人次获奖.“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二十多年来,梅园人愿坐冷板凳,要磨辉煌篇。文学社组建时仅12人,现已迅速增至160多名社员,每个班都有两名至数名社员。原来的活动内容和方法相对单一,而现在则开展创作指导、系列讲座等丰富多采的活动,让学生茅塞顿开;语文竞赛、名著欣

广东省乐昌市乐昌市第一中学梅花文学介绍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xj16588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3-04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