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纯的武松很多人对武松的印象就是不近女色,仗义、好抱不平。为了这点,有些人甚至给武松编写野史,说武松练的是童子功,所以不能进女色。当初,潘金莲想要勾引武松,曾经拍了武松的肩膀一下,所以武松一生没有受过伤,只是单单丢掉了一只手臂。当然这些都是《水浒》迷们恶搞出来的,完全没有根据。至于,武松的爱打抱不平其实可以说是一种错觉,因为,在书中武松并没有什么抱打不平的事迹。杀潘金莲是为自己的哥哥报仇,至于杀蒋门神,与其说是抱打不平,不如说是被人利用。武松杀潘金莲后,来到孟州服刑,受到施恩善待。施恩的老子正是当地掌权者,所以武松在孟州的日子过得挺舒服。施恩原先经营一家大型的夜总会“快活林”,生意非常好,可谓是日进斗金。后来被来头更大的蒋门神抢了去,施恩心有不甘,想要拉拢武松对付蒋门神。这是黑社会之间的黑吃黑,到底是谁控制快活林,本质上都没有区别的。在这里,武松就就犹如黑社会高级打手(看场子)。于是武松替施恩出头抢回了快活林。后来,蒋门神报复,设计陷害武松犯了官司。武松为出这口恶气,就杀了15个人。至此,武松除了落草外,再无别的路可走。武松是《水浒》众多好汉的一个代表,不近女色,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喜结交好汉。这些都是武松的特点,也就是“单纯”和“善良”。武二爷没有心机,能交的朋友都交,能吃的酒席都吃,人家对他有一点好处,他就掏心掏肺,有恩必报,有仇也必报。所以武松被别人当作枪使是必然的,无路可走,上梁山也是必然的。怪只怪那个年代,不让单纯的人可以走单纯的路。二、莽撞的李逵说起李逵,一个词就可以概括,那就是鲁莽。李逵的每一次出场,几乎都会有鲁莽的表现。而且李逵的鲁莽有些夸张,完全超出了一般人的理解。书中不止一次的提到李逵杀红了眼,“不问军官百姓,杀得尸横遍野”。这样滥杀无辜,使得英雄这个词,在李逵身上变成了一个大问号。而《水浒》中,还曾两次提到过,李逵把人肉烤来吃,这更是让人难以接受的,使得李逵的形象变得有几分狰狞。难怪书中写道:“若听得‘黑旋风李逵’五个字,端的医得小儿夜啼惊哭”。一般来说,鲁莽的人武功总不会达到至高境界,而李逵的武功更是不入流。李逵和排名第97的李云、排名98焦挺交过手,结果是一平一负。在梁山无数次大大小小的战役中,李逵就没有单挑赢过有名有姓的敌人;可见李逵武功确实不怎么样。李逵的鲁莽,还体现在他对宋江的盲目服从上。在梁山上,他其实就是宋江的贴身保镖。而且对于宋江的话,李逵几乎言听计从。也许正是因为如此,李逵混得了一个不错的排名,第22位。这其中有多少水分,就不好估量了。三、阴险的吴用说起军师,大家首先会想起诸葛亮来;说起《水浒》里面的头号军事智多星吴用,大家也总会和诸葛亮比较。实际上,两者之间完全无可比性。吴用实在不是一个称职的军师,更有愧于祖师爷诸葛亮。吴用的聪明,更多是显示在阴谋诡计上。从一开始,就看出了林冲与王伦之间的矛盾,并加以挑拨,最终林冲被当作工具,干掉了王伦,把姚盖扶上了老大的位置,而吴用自己也做了老二的交椅。利用林冲这条,还算是吴用最温柔的计谋。真正被官府逼上梁山的好汉并不多,更多人都是被吴用的计谋逼上梁山。而且,这些计谋一条比一条歹毒,轻则毁人事业前程,重则害人家破人亡,最后不得已归附梁山。象李应、朱仝、徐宁、卢俊义,都是被吴用逼上梁山的。吴用到了战场上,几乎没有漂亮的指挥,更没有诸葛亮那样谈笑中让对方的大军灰飞烟灭的表现
水浒传人物形象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