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触龙说赵太后写作背景.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触龙说赵太后》写作背景    这个故事大约发生在公元前265年。当时的情形是这样的:公元前266年,赵国的国君惠文王去世,其子孝成王继位,但因年小而由太后执政。国家处于新旧交替时期,国内形势动荡。秦国见有机可乘,便发兵东下,先拿下赵三座城池,并继续进兵,赵国危在旦夕。面对这种情形,考虑到只凭借自身力量难敌秦国,赵太后不得不向齐国请求救援。齐王答应出兵援救,但同时按惯例提出请太后幼子长安君到齐国作人质的条件。对齐王的这一条件,赵太后断然拒绝,赵国诸大臣竭力劝说,太后竟蛮横不讲理,还发起火来。为了挽救国家,老臣触龙不顾危险,出面再劝太后,于是就有了“触龙说赵太后”这个故事。    战国时期,中原有七个独立的国家,他们为争夺领地时常发生战争。战胜国扩充地域,战败国削减疆土。七国位置:西方秦国,东方齐国,南方楚国,北方燕,中部是韩、赵、魏三国。(详见“战国形势简图”)    故事涉及的一方是秦国,在东周时期是个文化落后的国家。前361年,秦孝公立,下令求贤。卫国人法家公孙鞅(仕秦有功,封于商,号商鞅)应募入秦,深得孝公信任,变除旧法,创立新法,使得秦民大悦。正如《通史》所述,真是“路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农村)邑(城市)大治”,秦从此成为七国中的第一强国,加上地势险固,易于守御又易于出击,被称为“天府雄国”。    故事的另一方是赵国,建都邯郸(今河北邯郸),从地理上看西有黄河,南有漳河,与魏为邻;东有清河(今河北清河西),与齐为界;北有易水,与燕为邦,疆域还算不错,时至前265年,虽还有廉颇、蔺相如、平原君等人支撑门面,但正逢新旧政权交替,国力已然走了下坡路,显然不是入侵者强秦的对手,为了持国,赵太后不得不向关系还不错的齐国求救。    另外,有三个问题作为背景知识提出来:    其一,关于“触龙”。触龙,人名,《战·赵世家》及马

触龙说赵太后写作背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iris028
  • 文件大小20 KB
  • 时间2020-03-29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