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崇明民间戏曲.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崇明民间戏曲扁担戏扁担戏——被当地人称之为“木人头戏”的民间戏曲形式,其正式剧种为“布袋布偶”。表演形式:艺人用一根扁担挑着流动舞台及高脚的凳子,走村串乡演出的民间形式。表演者躲入小舞台下端的布幔中用双脚踩击锣、鼓、钹,一阵击打之后,操动套在手指上的布袋木偶用嘴来演绎剧中故事各色人物的道白和唱腔,最大特点是唱念做打集一身,一人演活一台戏。历史悠久:在清朝咸丰年间由一位李姓的苏州民间艺人传至崇明来的,后来,崇明地区由十多人拜其为师,由此这一演剧形式在崇明地区流传开来,现在外地已鲜见木人头戏的踪影,反到是崇明还可见这一民间剧种。民间艺人朱锡山:朱锡山,崇明中心镇胜利村人士,是现今崇明岛上成就最突出的一位“扁担戏”表演艺人,1989年春节期间,曾应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的邀请,赴市为日本、法国等友人及我国戏曲界人士演出,受到国际友人的好评和行家们的赞赏,他的精彩演出使“深藏在深闺人未识”的这种民间戏曲形式冲出了海岛,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社会实践:请朱锡山“扁担戏”表演艺人为同学们现场表演“扁担戏”探究活动:1、崇明“扁担戏”的表演形式如何?2、它的表演特点有哪些?3、动手自己做一个“手指偶”。4、找伙伴写剧本。5、试着表演一下。山歌剧这里所说的山歌剧,是指曾流行在上海郊区崇明及长江入海口启东、海门一带。由崇明的山歌、小调、号子、渔歌等江口山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个剧种。它曲调优美、明快、婉新动听。剧目尤以反映民间故事和农村中的新人新事见长,具有浓郁的地方特点,深受广大群众,特别是农村群众的喜欢。它的形成大约在二十世纪的五十年代。文化馆在编印的《崇明民歌曲调集册》的基础上以山歌曲调重新填词后排成山歌表演,颇受观众的欢迎。后来,又尝试对剧本形式中的唱词进行改编。粗犷纯朴、亦歌和舞的表演,婉约动听、昂扬入耳的演唱,令人耳目一新,受到了如潮好评,被当时《解放日报》等媒体称为上海地区第一出山歌剧。这一建国后的新剧种亦由此诞生。山歌剧诞生后,曾上演过如《梅娘与桃郎》、《打冬瓜》、《绣兜兜》、《三岔口》等优秀剧作。在崇明地区很有演出市场。近年来随着戏曲市场的不景气,现在也很难在舞台上见到它的身影。探究活动:山歌剧与山歌一样吗?有哪些区别?

崇明民间戏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651012****
  • 文件大小47 KB
  • 时间2020-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