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初中语文教研综述做一个反思型的语文教师天河区教育局教研室董海燕本学期我们初中语文学科大力倡导每一个语文教师都要做一个反思型的语文教师。在反思里记录课堂点点滴滴,在反思里留下孩子智慧的灵动,在反思里思考自己的成功与失败,在反思里实现再设计。著名教育家叶澜教授有这样一句话: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的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可是从笔者本学期下校调研的情况来看,不少老师还没有养成书写教学反思的习惯。问起来不外乎这几个原因:没时间写;没有必要写;不知道怎么写。其实问题的实质在于不重视或者说没体会到教学反思对自身对学生的巨大作用。所以我们要认识到: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和再学习活动,教师可以通过教学反思不断地丰富和完善自我。孔子“吾日三省吾身”,而成万世师表。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单纯只有教学经验的积累,没有反思意识,就不会再实践中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只是在原有基础上重复自己的劳动。我们也欣喜地看到不少一线教师在繁忙的教学工作中笔耕不辍,写出了有一定反思意义和再设计价值的教学反思。从本学期老师们写的教学反思来看,主要是从以下这几个方面去思考的:基于课型的教学反思1、综合实践活动课型【案例】一、教学设计(略)二、教学反思感受自然是第三单元综合实践活动的课题。通过对本单元几篇写景抒情范文的学习,学生们对于像融情入景、运用多种修辞、调动多种感官等一些写景的手法有了初步的认识,但不深入更缺乏实践加以巩固。因此我设计的这节课重点放在“感受”二字上,围绕如何提高感受自然的能力,由浅入深设计了三个学生自主活动的环节,让学生明确懂得并能运用这些写景的手法。从课堂效果看,学生反应活跃,能体现学生的自主探究性学习。一、三个自主活动环节,特别是第一环节的情景假设“假如我是——”有效激起学生的兴趣,主动求知。二、图片选择受到很好的效果。所选的图片不是单纯的自然风光,还有动物、人物,蕴涵情趣,特别是童趣。由于这些图片符合青少年的审美心理,因此学生虽不能亲身领略大自然的风光,也能迅速进入审美情景,展开自由想象的羽翼。三、环环相扣,由浅入深、逐步巩固知识点。学生们下一个环节都可以看作是上一个环节的延续与深入。也就是说上一个环节学到的知识在下一个环节运用都可以实践,从而使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四、三个活动环节,能有效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与写作能力。从第一环节的配合动作说话——第二环节有感情的朗读——第三环节的倾听、书写,多形式的令学生动起来。五、采取小组自主探究的形式。小组内部的轮流发言,让多数学生都动起来了,害羞的学生敢于发言了,接受能力较弱的学生受其他同学回答的启发也勇于发言了。如果时间掌握得更合理,对于学生的鼓励更多,对学生回答的要求更明确,那么师生、生生会更有效互动,更有效发展学生的思维,整体效果更好。——七年级上综合实践活动课《感受自然》广州市第四十四中学刘婷婷2、作文课型的反思【案例】一、(教学设计略)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互批作文的习惯;2、培养学生写作文兴趣;3、提高写作能力;4、掌握写景文章的特点。二、课时计划执行情况(反思)作文课是很多语文老师觉得难上的课,学生也觉得很无味;批改作文是语文老师最头痛的事情,更让我们不能容忍的是,老师批了一大片,学生却视而不见。这一切也深深地困惑着我,于是我从学生实际出发,结合一些名家的教学经验,特别是从魏书生作文教学,不断改进自己作文教学方法。现在,我可以自信地说,学生最喜欢我的作文课,这也我觉得有必要向大家推荐作文教学的原因。因为这里面确实有很多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因素:1、抬高了学生地位,让学生当老师,他们最乐意干。2、同学之间的文章水平都相差不大,他们愿意看这样的文章。找作文中的优点,还能找出不足,他们有成就感。3、分组抽签拿作文,有新鲜感。4、网上批改相对优秀的作文,同学们还是比较感兴趣,被选如文集更有成功感,编委们也积极参与。……从作文课中我明显的感受到学生有很大的进步,特别是口头表达能力、概括能力、写作能力。我认为在操作中,要完全放开,相信学生的能力。每次看学生批改完的作文,我都有一种感叹,感叹他们比我批得认真多了,一个小的标点符号也不放过,一个字写得不规范也要指出。有时他们对同学的批改也感到不满,找我评理,我会和他们一起探讨,或者把批改他们作文的同学也叫来,让他们自己沟通。我觉得这样好多了,至少他们关心自己的作文,他们感兴趣了。他们对同学的作文要求严格,我相信他们自己写作文时也会越来越认真,水平也会提高很快。在操作这样的作文课时,我认为老师的正确引导很重要,不要让学生留于表面,时间一长,学生也感到乏味。要有长期训练计划,不停的补充新的内容,不断的提出更高的要求。当然,这样的作文课还有很多地方需要完善,也让我还有很多困惑。如学生素质不一样,还是让部分学生进步不大;作文理论方面
12月初中语文教研综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