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乐亭皮影简介.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乐亭皮影戏乐亭皮影戏,俗称“乐亭影”。历史悠久,流布区域宽广,是我国皮影戏的一个主要剧种。乐亭影是一种民间美术和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说唱等综合性的戏曲表演艺术, 在音乐、念白、雕刻、操纵等方面,都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是我国影戏园中一株瑰丽的奇葩, 。发源于河北省乐亭县。自金代到清初六百多年间, 乐亭影逐渐发展成熟。外地人把乐亭话叫“呔”话, 因此人们又把乐亭影叫做“老呔影”, 乐亭影影人和场景是用驴皮刻制的, 人们又叫它“驴皮影”。乐亭皮影唱白以乐亭话为标准,虽有地域关系,但有成就的艺人都说一口纯正的乐亭话。乐亭县第三实验小学把乐亭皮影引入校园素质教育工程,不仅让学生们受到传统文化熏陶, 更使皮影这朵民间艺术奇葩焕发出勃勃生机。 12 岁的孙陈瑜是县第三实验小学六年级学生,别看她年纪不大,参加学校特色皮影艺术团已有两年时间。每到课间操时间, 她都会和小伙伴们一起来到美术活动室, 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皮影雕刻艺术。乐亭县素有“中国皮影之乡”的美名,为使这门古老的民间艺术在后辈中得到传承和发展,也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这县三小把乐亭皮影艺术引入校园,开发了《乡土文化——皮影》的校本课程, 让孩子们了解皮影的深厚文化底蕴, 激发他们对皮影的兴趣和爱好, 从而不断地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逐渐认识乡土文化的博大精深。这县三小还专门成立了皮影艺术团, 分为雕刻组、表演组, 利用周四下午和每天课间操时间组织孩子们学习皮影知识、皮影雕刻技巧、基本着色技巧和皮影小段表演等。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掌握皮影艺术, 学校组织学生到县博物馆参观皮影文化展览, 并经常到县皮影雕刻协会进行观摩学习,使孩子们对皮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雕刻和演唱技巧都有了很大进步。目前该校的学生已经创作了几百幅皮影雕刻作品, 并先后参加了市、县级美术专展, 并得到好评。该校音乐教师编排了多个以皮影戏为艺术表现形式的节目,如《影娃娃》《娃娃看影戏》等, 在全县中小学文化艺术节汇演中获一等奖。这些节目还曾两度在中央电视台七套播出。乐亭皮影戏,俗称“乐亭影”。历史悠久,流布区域宽广,是我国皮影戏的一个主要剧种。乐亭影是一种民间美术和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说唱等综合性的戏曲表演艺术, 乐亭影发源于河北省乐亭县。自金代到清初( 1123 - 1735 ,金大定元年? -清雍正十三年)六百多年间, 乐亭影逐渐发展成熟, 外地人把乐亭话叫“话”, 因此人们又把乐亭影叫做“老影”, 乐亭影影人和场景是用驴皮刻制的,人们又叫它“驴皮影。亭影在国内外的影响: 乐亭影悠美的唱腔和精湛的技艺在海内外享有盛誉, 革命先驱李大钊于 1919 年编写了《安重根刺伊膝博文》的乐亭影剧本, 把这段历史事件通过皮影戏详细、浅明、生动有力地介绍给故乡人民,使乡亲们懂得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大道理。 1963 年秋,中国民间文学研究会邀请乐亭县皮影团赴京演出, 受到了当时的中、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同志, 中宣部副部长周扬同志, 中国文史馆馆长爱新觉罗博仪先生等领导和专家的高度赞誉,见到了敬爱的周恩来总理。 1987 年全国部分省市皮影大赛,乐亭县皮影团演出的剧目《洞庭湖》获第二等奖, 1989 年河北省皮影木偶大赛中演出的剧目《白蛇传》获第二等奖。 1987 年先后有法国、德国、日本、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来乐亭考查

乐亭皮影简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c69885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3-04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