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和默写古诗,了解诗句的意思。 :学习如何让学生解读诗歌。 :培养学生对古诗文的兴趣,热爱古诗文,学会全面看待问题。小学语文古诗欣赏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小学语文古诗欣赏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了解作者(一)作者:贾岛(779~843)唐代诗人。字浪仙。范阳(今北京房山)人。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公元810年(元和五年)冬,至长安见张籍。次年春,至洛阳,始谒韩愈,以诗深得赏识。后还俗,屡举进士不第。文宗时因绯谤贬长江(今四川蓬溪)主簿。公元840年(开成五年)迁普州司仓参军。三年后卒于普州。贾岛诗在晚唐形成流派,影响颇大。唐代张为《诗人主客图》列为“清奇雅正”升堂七人之一。晚唐李洞、五代孙晟等人十分尊崇贾岛。贾岛著有《长江集》10卷,通行有《四部丛刊》影印明翻宋本。思考练习(一)填空:松下问(),言师()药去。()此山中,云深不()。了解作者(二)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轼、苏洵、苏辙(苏轼,苏洵,苏辙父子三人称为三苏)、欧阳修、王安石、曾巩(曾经拜过欧阳修为师)。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诣。他的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合称“宋四家”;善画竹木怪石,其画论,书论也有卓见。是北宋继欧阳修之后的文坛领袖,散文与欧阳修齐名;诗歌与黄庭坚齐名;他的词气势磅礴,风格豪放,一改词的婉约风格,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共为豪放派词人。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等。在政治上属旧党。
古诗二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