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跨类合集】中国的气候及其极值.pdf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7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内容提要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国家之一,不仅疆域辽阔,人口众多,自然地理环境
亦极其复杂而丰富多彩。多年前,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这片土地上劳
动、生息、繁衍;在漫长的岁月里,又不断地开发、利用和改造着周围的环
境。今天,中国人民正面临着新的考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
需要我们每一个人进一步认识这片土地。这套丛书,系统介绍中国的自然地
理基本知识,广及地形、气候、水文、生物、土壤、资源、环境等各个方面,
内容丰富,资料新颖,文字流畅。广大读者,特别是青年同志,将会从中学
到多种知识,加深对祖国的了解,更增强民族的自豪感和自信心,以极大的
爱国热忱,投入祖国的建设中去。
出版者的话
~ 年间,我们曾组织出版了一批地理知识读物,着重介绍中国的
自然地理基础知识。这些书出版以后,引起了国内外广大读者的注意和好评。但
因时隔多年,不少读者要求重印,有的建议进行修订,增补更新的资料。为了满
足广大读者的要求,同时适应新时期发展的需要,我们约请了原作者对原书进行
修订,增补了新的科研成果并更新资料,修改了原书中一些不必要的或不够准确
的内容和提法,文字表述上也进行了修饰。书中的插图作了部分调整,还新增了
彩色照片,以增加读者的感性认识。
为了突出主题,我们将《中国的地形》、《中国的气候及其极值》、《中国
的河流》、《中国的湖泊》、《中国的沼泽》、《中国的土壤》、《中国的森林》、
《中国的草原》、《中国的沙漠》、《中国的海洋》和《中国的自然保护区》这
种书汇总起来,组成一套“中国自然地理知识丛书”出版,在开本设计上与
原书相比亦有一些变化。我们还将继续组织编写一些有关的专题,纳入这套丛书
之中。
这套丛书适合于中等文化程度的读者自学阅读,又可作为中小学教师和高年
级学生的教学参考资料,是一份进行爱国主义和国情教育的好材料。我们希望这
套丛书能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
商务印书馆编辑部
年月
中国气候有什么特点?什么地方最冷,有多冷?中国最热又在什么地
方,有多高的温度?中国最大暴雨出现在哪里,一天中能下多大的雨量?中
国风速哪里最大,一年有多少天刮大风?⋯⋯了解这些饶有兴趣的问题,不
仅增长我们的知识,开阔我们的眼界,而且也正是中国进行经济建设、国防
建设以及科学实验等许多方面所十分关心的问题。国家花费大量人力、物力、
财力,建设成了数以千计的气象台、站,除了满足各种时效的长、中、短期
天气预报和各种科研工作的需要以外,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各种必须的气象
数据,也是它的重要目的之一。
比如说,中国有成千上万的水库,而水库大坝的规模无不决定于该流域
内的雨量。水库吃不饱固然是浪费,但如果遇到暴雨,洪水漫过坝顶,甚至
冲跨大坝,那样所造成的灾难,将是非常大的。同样,桥梁、涵洞的跨度大
小、孔径粗细,以至城市下水管道的直径,也都决定于暴雨强度的大小;全
国各地每年建成的成千上万座高大建筑物,都要根据各地最大的风速数据(换
算成风压)来设计。风压取值过大会带来建筑材料的巨大浪费;取值过小,
建筑物受到大风破坏,同样会造成巨大损失。
因此,本书除了简要介绍中国气候一般特点以外,还重点根据国家气象
局已经整编出版的气象资料,从中选取气温、降水、风速等十几个方面几十
个项目的极值,以回答大家感兴趣的一些问题,并满足有关科研、设计工作
者的部分需要。
当然,极值是相对平均而言的。为了使大家有所比较,在介绍每项极值
时,同时列出了广州、上海、北京、哈尔滨个站的要素数值,因为这个
站既是中国的大城市,同时也代表了从华南到东北的中国东部地区的气候。
同样,在介绍中国气候的极值之前,先简述一下中国气候的概貌,以使大家
有一个轮廓的了解。
由于资料的限制,本书所列极值在参加挑选的站数和所取资料的年代上
并不都整齐一致。例如所取资料的年代,有少数项目是从年(甚至更短
些),有些项目则是从几十年,但绝大多数是从—年的资料中挑出
来的;在参选站数上,绝大多数是从个国家基本台站中挑选出来的。当
然,作者利用自己对中国气候较为熟悉的有利条件,有意识、有重点地扩大
了气候要素和天气现象的选择范围。因此,在很大程度上本书所选的气候极
值,已经或接近中国约个台站中的实际极值。由于资料方面的原因,台
湾省没有或只有少数站参选。
我们知道,气象要素和天气现象极值分布的局地性是很强的,特别是地
形复杂的山区,而气象台站网的密度终究有限;即使有几十年的资料,从气
候变迁的角度上来讲,也只是一个很短暂的时间。因此从时(间)空(间)
分布这两个意义上来说,极值其实并不“极”,也不可能“极”。不过,世
界气象组织曾指出, 年的资料长度已经能够初步反

【跨类合集】中国的气候及其极值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中国课件站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1-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