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体育常规的基本要求一、体育教师队伍的管理:(一)加强学习培训。中小学体育教师必须经过体育专业学习或培训,每学年接受继续教育应不少于48个学时。(二)认真履行职责任务。体育教师职责任务:一是担任体育课、健康课教学。二是组织课外体育活动。三是组织“两操”,四是每学年组织一次全校性体育运动会。五是管理体育器材。六是每年对本校学生进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和上报数据。七是配合学校每年秋季学期对学生进行一次健康体检。八是负责对学生进行安全、卫生、健康等宣传教育,出版宣传墙报,召开健康教育课。(中小学健康教育内容包括五个领域: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疾病预防、心理健康、生长发育与青春期保健、安全应急与避险。)(三)落实体育教师的待遇。一是体育课课时费的计算和其他学科同等对待,体育教师组织课外体育活动、课间操(早操)、课余体育训练、体育竞赛要纳入课时量。有条件的可以参考以下计算标准:每3次课间操(早操)计1课时,每2次课外体育活动计1课时,每次运动训练计1课时,运动竞赛每全天计4课时;二是每年学校中考、高考奖励要考虑体育教师的工作成绩。三是要开展体育优质课比赛、教学论文评奖和先进集体、个人的评选活动,提高提高体育教师工作积极性。四是根据文件要求和学校实际,本着经济、适用的原则,解决好体育教师的工作服装及室外补贴。二、体育教学常规管理(一)课时规定。小学一、二年级4课时/周,三至六年级3课时/周;初中3课时/周;高中2课时/周。(二)教学要求。体育教师要做到爱岗敬业,团结协作,为人师表,不允许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具有基础的体育理论;具有从事体育教学必须的基本能力,包括:口令清晰、响亮,口哨运用自如,动作示范准确,语言表达清楚、简练,体育术语运用准确,教法恰当、新颖,队列强度合理;具有教学总结和教研能力,有组织体育竞赛和运动训练的能力。体育教学要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的要求,制定学期和单元教学计划,认真备课,写好教案,建立课堂教学常规,上好体育课,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教案中应体现备学生、备场地器材、备教材,教案内容及程序、技术要领及难点、教学方法、保护与帮助、场地器材布置示意图、运动量等等。每学期要安排一定数量的集体备课进行教学,并及时进行总结。在教学方法上,要注意突破单一的传统教学模式,把竞技体育项目的教学和课程改革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集健身、育心、娱乐、艺术于一体,把欢乐还给学生,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培养终身体育意识。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少数民族乡、村学校,要适量安排民族体育教学内容进行教学。(三)按时完成体育工作计划、总结。(四)结合教学实践、不断努力学习与钻研,撰写教学论文。(五)科学管理体育工作资料档案。(六)课外体育活动组织安排。学校每天要安排课间操(早操)和眼保健操,每周3次以上课外体育活动,保证学生每天有不少于1小时的阳光体育锻炼时间(含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要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要落实好体育活动内容、场地和器材。(七)学生健康体检档案;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档案;学生视力普查分析。三、体育场地、器材与经费的基本要求(一)制订建设规划:学校要配合政府解决好体育场地、设施的建设,还要积极创造条件修建、扩建体育场地。(二)标准化与安全性:保证学校体育教学活动的正
体育工作基本要求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