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知青岁月读后感.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知青岁月读后感灵魂的震撼当我从市委党史研究室杨编辑手中拿到“知青岁月”这本盼望已久刚刚出版的书时,我就被书的封面设计而深深地吸引着,我顾不上去查找自己写的文章,而是迫不急待的打开封面翻着,映入眼帘的,首先是那一幅幅既熟悉而又陌生的知青生活照片,随着书页的翻动,我的心荡起一阵阵涟漪,这时,只听杨编辑说:“快看看您的照片吧!挺好看的。”我这才回过神来,赶紧查看目录,翻到我的文章页《往事回首》时,才看见原来一寸小照被放大了几倍,看见自己30多年前的照片和文章被采用并编在书里,心情很激动。我小心翼翼的把书装好,回到办公室。下午,有点空闲时间,便打开书籍,细细地查看目录,看见了过去的几位很熟悉的乡党和现在的几位同事及朋友的名字,心中甚喜,想着一定要先看看他(她)们的文章,以此分享。看完目录后,首先阅读的是莫伸老师为此书写的“序”,随着“序”的叙说,我由衷地感到:“称他们当知青的岁月是一段令人留恋的岁月,称他们那一段人生是辉煌而灿烂的人生”。这段文字时,感到是那么的精辟,那么的让人感动,那么的让人沉思,那么的让人引起遐想,那么的让人心灵受到了震撼!当阅读到:“序”中王春玲《遥祭王玉荣》的文章中,描写王玉荣出事、抢救、停止呼吸的文字后,心中一阵酸楚,再看“我不知道倘若玉荣的父母今天再读到这段文字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时”时,顿觉泪如泉涌,失去亲人那种撕心裂肺般的悲痛、白发人送黑发人的凄惨,在我的心中泛起,如同失去朋友一般地难过而泪流满面,使坐在对面的同事感到不解地惊讶……读完“序”,又看了杨编辑的《知识青年上山下山运动概况》,让我进一步了解到从解放初期、六十年代“文化大革命”,一直到七十年代末,从国家到我市有关“知青”上山下山的概况,受益匪浅。由于工作原因,无暇浏览,便把书带回家中,抽空阅读。从《后记》中了解到此书是一部以回忆录为主要内容的资料书,它客观地记录了当时的特定历史。市委党史研究室历时18个月,征集了159篇知青来稿,142幅珍贵照片,10万多字的历史文献、资料,从中采撷91篇从不同侧面反映知青生活的文稿和98张照片,精选3万多字的历史文献和资料编入该书。我细心的看了看文章,全都来自(按当年下乡县)我市11个县(区)和“三线学兵”的作品。看到这里,我不由的想说:感谢市委,感谢党研室的各位编辑们,为记录下我们这一代人的特殊经历而付出的艰辛!感谢此书的出版给我们这一代人留下美好而震撼灵魂的记忆!同时也给下一代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让他们和书中的父辈同走当年的“知青路”,激发他们对美好生活的珍惜。同时还感谢那些不曾相识的《后记》中所提到的每位同志,是他们为此书付出了辛劳和汗水。看过这些资料后,我迫不急待地开始看乡党和同事、朋友的佳作,使我从中了解了他们当时的经历,并被他们字里行间的文字所感动。宋进甫的:“人生之舟还在远航,我们仍在路上,我们还将奋斗”的结束语让我振奋!戴西平的一句描写“学插秧”一天后的感受,让我当时心里感到涩涩地,可是一句玩笑土语却使我忍俊不已,一扫苦涩之感,而每每想起都要发笑,他的最后一句:“我怀念知青生活”让我产生同感。我当年师傅的儿子陈东风的:农民乡亲是我的老师,他们教会了我如何解读“生活”这本书;让我感到理解和认同。在日后读其他作者文章时,许志勤的《我爱我“家”》中的一次意外“煤油煮面”一小节是这样描写的:每当我想起这桩面条事件,心中总有

知青岁月读后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lrrfsyq836
  • 文件大小32 KB
  • 时间2020-04-02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