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组织设计文字说明第一章编制说明一、编制依据(一)东一环基础工程招标文件、中标合同及贵州省交通厅强制性标准;(二)《东一环基础工程施工设计图》;(三)依据本合同段工程地形、地貌等实际状况;(四)依据我公司投入本合同工程的施工技术力量和机械设备;(五)依据近年来,我公司施工类似工程的经验;(六)依据项目业主、总监办和代表处关于有关施工组织设计的文件要求;(七)依据国家相关的公路工程施工技术规范、验收标准及质量、安全技术规程。二、编制原则(一)贯彻国家有关公路建设方面的方针、政策,执行建设程序;(二)按照公司与业主签定的合同工期和其它的规定及业主、监理其它要求;(三)全面规划、统筹安排,保证重点,优先关键工程,保合同工期;(四)改善劳动条件,提高机械利用效率;(五)按照少占耕地、惠农助农的面图;(六)合理安排施工程序和顺序,各种施工方法,保证连续均衡,有节奏地进行;(七)按照积极而慎重地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思路原则。三、编制范围本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范围为K0+000~K6+400段内桥梁、路基、路面单位工程内各分项工程施工。根据进度计划、质量、成本、安全、环保各个方面的要求来进行施工组织的设计。四、工程主要设计标准指标名称单位技术指标公路等级一级公路设计速度km/h60行车道宽度m4××,起点位于榕江县古州镇三盘村岩亮湾(K0+000),终点位于榕江县古州镇小堡村(K6+),。一、气候本合同段沿线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具有明显大陆性气候特征,四季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降水早、持续期长、湿度较大、热量丰富、雨热同季、日照略少。多年平均年降水量为1200mm。十二月至翌年一月降雨量最少,从二月起渐增,四月至八月为雨季,降水量最大,占全年平均降雨量的70%以上。历年平均雨日162~169天。℃。极端最低气温零下7℃,7~8月气温最高,~℃,℃。12月至翌年3月为雪期,积雪日最多10天。日照年均约1300小时,无霜期长,无霜期平均为310天。二、地形地貌榕江县地质属于华南加里东地槽与杨子准地台之间的构造过渡带,昔称“江南地轴”,即江南台隆南端向南西倾伏的一部分,为湘西大向斜西北边缘,江南古陆西南尾端,构成线为北东20至30度(由南向北偏东)走向,东北部缓倾角为10至25度,南部和西部陡倾角30至70度,褶皱形成两条大向斜和一条大背斜三大构造带和24条断裂带。道路场地内节理裂隙较发育,按走向方位可分为近东西向、北东向和北西向三组。东西向组张节理产状有15°~22°∠70°~82°、167°~185°∠61°~85°等;北东向组剪节理产状有145°~156°∠72°~83°、295°~319°∠67°~79°等;北西向组产状有38°~51°∠72°~86°和214°~248°∠75°~85°等。一般发育密度小于2~4条/m,~10cm不等,在浅部强风化岩层内有少量粘土充填,深部中风化岩层内充填物为铁锰氧化物和方解石脉。本项目所在片区地形地貌为溶蚀、构造侵蚀岩溶残丘和宽谷岩溶洼地地貌,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三面临水,一面依山。K0+600至K3+300地形起伏较大,道路横向右侧为山岭高差较大,高差约10~60米。道路K3+300~K5+300前进方向原地面起伏较大,高程变化为240~260m,高差20m;K5+800至终点地形起伏较大,道路横向右侧为山岭高差较大,高差约10~60m。三、工程地质经实地勘察,项目沿线无控制性的不良地质地段分布,工程地质条件良好,适宜公路建设。但在局部路段开挖较深,形成路堑高边坡,边坡开挖易引起局部坍塌或岩体碎落,拟定采取放缓边坡或设置护坡、边坡锚固等处理措施。局部软土地基路段采用换填或抛石挤淤等措施处理。1)路基工程地质评价本项目沿线表层局部为耕土,厚0~,局部地段地表为淤泥软土,其余大部地段为可塑状态、硬塑状态红粘土分布,下部基岩为灰岩、白云质灰岩、泥质白云岩、泥质砂岩、局部夹页岩出露。a、淤泥及软土路段主要分布于路线低洼段、小水塘内及低洼地沼泽水田种植区。地表水及地下水较丰富,在低凹边缘处可见地下水溢出,软土层分布厚度不均,上部为淤泥软土,~,下部为第四系坡残积粘土、次生性粘土,局部段夹碎石,厚0~5m,对路段分布的软土应作换填地基处理。b、边坡路段根据工程地质调查,本项目沿线覆盖层厚0~,下伏基岩主要为中厚层至厚层状灰岩、白云质灰岩、泥质白云岩、泥质砂岩、局部夹页岩出露,路线边坡岩体开挖大部为切
施工组织设计文字说明(参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